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福寿沟建设理念对于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10 13:32

  本文关键词:福寿沟建设理念对于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出处:《人民长江》2016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内涝 雨洪调蓄 海绵城市 福寿沟 赣州市


【摘要】:近年来,传统灰色基础设施带来的"城市病"越发凸显。突发罕见的暴雨所导致的城市内涝给我国多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绵城市建设是防治城市内涝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将排水功能归还于自然。福寿沟是我国宋代时期建成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世界上早期最杰出的排水系统之一。福寿沟通过利用自然本身进行雨洪调蓄,其精妙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对于现代海绵城市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从国内外海绵城市的研究现状入手,充分挖掘海绵城市的深层含义,探究海绵城市构建的哲学思想,再引入福寿沟的建设理念,通过剖析福寿沟结构、工作原理、建设思想,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海绵城市建设的五大基本原则,最终得出福寿沟建设理念对于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三大启示,即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核心是"天人合一";生态优先,统筹建设,关键是"以人为本";根除病根,城镇转型,方法是"绿色先行"。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urban disease" brought about by traditional gray infrastructure. Urban waterlogging caused by sudden and rare rainstorms has caused heavy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in many places in China.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to prevent urban waterlogging. Its core idea is to return the drainage function to nature. Fushou ditch is the underground drainage system built in Song Dynasty. It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outstanding early drainage systems. Fushou communicated the use of nature itself for rain flood storage, its sophisticated design ideas. The working principle has a strong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ponge city. Starting with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sponge city at home and abroad, it fully excavates the deep meaning of sponge city, and probes into the philosophy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Then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Fushou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ideas, combined with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technical guide" in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of the five basic principles. Finally, three revelations of Fushou construction concept for moder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re obtained, that is, planning lead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core is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Ecological priority, overall planning construction, the key is "people-oriented"; The method of eliminating the disease root and transforming the town is "green first".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64016) 江西省教育厅重点基金项目(GJJ150615) 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招标课题(16GN-XJ04)
【分类号】:TU992;TV213.9
【正文快照】: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这标志着我国已由农业化大国向城市化的工业大国转型[1]。钢筋混凝土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柏油马路取代了过去的黄土路,与城镇配套的灰色基础设施也成批次地建成。雨水“快排”思想和灰色基础设施占据了城市雨洪排水的主导地位[2],但是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吉;对大连城市建设的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0年02期

2 乌兰,高小楼,王媛;建设有特色的城市——漫谈哈尔滨城市建设及建筑[J];林业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3 路廷;;青岛市推出城市建设新思路[J];城市规划通讯;2001年06期

4 范能船;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牛连盛;塑造有生命力的城市──大连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建筑创作;2002年Z1期

6 曾庆明;经营城市: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新观念[J];重庆建筑;2004年01期

7 詹世良;坚持科学的城市建设发展观[J];长江建设;2004年03期

8 顾孟潮;建筑的变化折射城市的变迁[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6期

9 周争先;城市建设: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J];中华建设;2005年03期

10 穆祥纯;;北欧四国的道路交通及城市建设(二)—城市建设[J];特种结构;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仲震维;;“经营城市”与城市建设[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王纬;;河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穆红姣;李耿;;谈我国城市建设的理念[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王维珍;;台湾岛内城市建设之一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朱渊;;谈城市建设实施中参与人群的角色干预[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6 李长吉;;大连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王雪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资金需求和信贷[A];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第五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姜巧荣;吕琴;;浅谈城市建设思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刘彦才;;城市建设走民族风格地方特点问题的思考——21世纪南宁市城市建设市长会议上的发言[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0 康巧茹;;银川城市建设的性质分析及其规律的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先聪;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城市建设[N];安庆日报;2007年

2 记者 沈朝晖邋通讯员 王寅国;市委向老干部通报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N];宁波日报;2007年

3 卫冰邋赵向南;周然就和谐城市建设在吕梁调研[N];山西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欧春涛;确保全市中心城市建设新年新形象[N];永州日报;2008年

5 杨西民 靳宇琪;2009 大城市建设如何突破[N];宝鸡日报;2009年

6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杨植;科学发展观统领法治城市建设[N];法制日报;2009年

7 记者张磊;省政协城市建设司法保障专题调研组来我市调研[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8 峨宣;县领导专题调研城市建设[N];玉溪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丽强;尽快建立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N];石家庄日报;2010年

10 欣闻;我市荣获中国城市建设两项大奖[N];营口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丽芳;城市建设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王皓波;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债券融资及治理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3 王宗荣;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杜微;健康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严薇;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黎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政府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杰;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德旭;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城市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宋雪纯;南昌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晶晶;论帝国晚期罗马城市建设的特点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贾智捷;廊坊市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年

7 乔万鹏;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杨宇锋;成都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保陆;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刘光宇;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唐山市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5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405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