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鸟类保护的曹妃北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鸟类保护的曹妃北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出处:《清华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今,风景园林的建设始终是协调人地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人地关系的突出矛盾在于如何减少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利用,修复已造成的环境创伤,并实现人地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风景园林作为处理人地关系手段的“功能作用”或将成为主导。因此,如何实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景观形式得来的一种新的限定条件。国内湿地公园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而相较于广大的湿地建设市场需求,具有针对性的湿地建设系统理论研究尚不完善。湿地的显著特征之一即为多样化的生物资源本底。应该认识到,景观建设和人类活动就是对湿地原有生态系统的一个介入和扰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场地中原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之一体现在生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之上。这个过程对湿地本身的影响可以是双向的。如何使得这种介入的过程向着更为优化和谐的方向发展,是湿地景观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论文以曹妃甸一块即将建设为滨海湿地公园的地块为研究对象,以未来湿地公园中鸟类保护为切入点和限定条件,通过梳理湿地公园建设的控制体系,明确以鸟类保护为前提的规划建设限制条件;研究意图通过分析人类使用的各项需求,形成一种人类活动与鸟类生存和谐共存的景观建设方法,并进一步探讨湿地景观形式的生成与表达,以建立一种以保护湿地鸟类为前提的湿地景观建设的可参考设计模式。
[Abstract]:Whether in history or nowadays,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mean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 and the l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t present, th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lies in how to reduce the excessive use of nature by human beings and how to repair the environmental trauma caused by i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s a mean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land "function" or will become the dominant. Therefore, how to achieve th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wetland park has accumulated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compared with the market demand of wetland constructi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wetland construc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One of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is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e biological resource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are an intervention and disturbance process to the original wetland ecosystem. One of the effects of this process on the primary ecosystem in the site is the variety of species and quantity of biological species. The effect of this process on the wetland itself can be two-way. To optimize the direction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a piece of land in Caofeidi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es the protection of birds in the future wetland park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limiting condition. Through combing the control system of wetland park construction, the restriction conditions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bird protection are made clea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orm a method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which human activities coexist harmoniously with the survival of birds by analyzing the needs of human use,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forms. To establish a reference design model for wetl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 birds.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菁华,王洋;伦敦湿地公园运作模式与设计概念[J];华中建筑;2005年02期
2 ;香港湿地公园[J];建筑与文化;2007年11期
3 邢晓光;刘存歧;王国江;;湿地公园的设计建设探讨——以上海崇西湿地公园建设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年05期
4 马吉·法赫;;香港湿地公园[J];风景园林;2007年05期
5 任美丽;任海军;;包头南海湿地公园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水利;2007年04期
6 ;天津市首座人工建设的生态湿地公园今年将建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2期
7 刘文英;;太原汾河湿地公园[J];城建档案;2008年07期
8 孙楠;李洪远;孟伟庆;;湿地公园设计理念及方法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1期
9 李兴;;创意博客 生态、设计、艺术的佳作——香港湿地公园景观散记(一)[J];园林;2008年07期
10 姚志刚;;江苏十大湿地公园[J];森林与人类;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心红;钱又宇;;浅析湿地公园的产生、特征和功能[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4年
2 崔心红;;对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赵贵生;邱新华;赖志平;曾鹏;;江西宁都梅江省级湿地公园规划与相关问题探讨[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孔令培;杨姿新;吴刘萍;欧阳烈;;湛江市绿塘河湿地公园的建设探讨[A];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5 ;吴兴区西山漾湿地公园墩岛分布图[A];湖州入湖n嚫酆吞疗郑╪嚫郏┷滋锵低车难芯垦芯砍晒柿匣惚郲C];2005年
6 高大伟;李妍;;北京的湿地公园建设[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3期)[C];2011年
7 陈涛;;景观视野下湿地公园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8 韩思伟;;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赵贵生;邱新华;赖志平;曾鹏;;江西宁都梅江省级湿地公园规划与相关问题探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刘晓光;孙苏晶;;基于低碳理念的城郊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景观策划[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冰;湿地公园立法保护势在必行[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丘想明 李杰松 王海鹏;东莞建设首个湿地公园[N];广东建设报;2006年
3 记者 刘怀英;湿地公园 文化采风打造内涵[N];广元日报;2007年
4 记者 刘怀英;湿地公园本月18日前完成“创优”标准任务[N];广元日报;2007年
5 记者 田宜龙;我省首个湿地公园建立[N];河南日报;2006年
6 记者 杨麟邋通讯员 赵天宇;襄樊规划建设首个湿地公园[N];湖北日报;2007年
7 记者 梁俊娜;我市经贸代表团到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迪斯尼公园考察[N];铁岭日报;2007年
8 尹海明;规划设置8个湿地公园和风景区[N];南宁日报;2008年
9 记者 孙娅邋通讯员 柏斌;官渡10亿再建湿地公园[N];昆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红梅;湿地公园:体验中感悟健康的重要[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汪辉;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严军;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吴江;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倬;基于生态恢复理念下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构想[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柴洁婷;大港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天津大学;2012年
3 李惠;湿地公园岸带空间设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刘雯;遂宁市缤纷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周仕千;成都环城湿地公园景观美学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丁磊;龙岩市东山湿地公园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汤雨平;福清市天宝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张春华;空中步道在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9 周薇;基于体验式设计下的湿地公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10 张聪颖;城市新区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14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41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