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暖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优选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采暖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优选研究 出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居住建筑 改进的价值工程 三角模糊数属性层次模型 方案优选
【摘要】:中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终端能耗比重高,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因此进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我国采暖区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保温蓄热能力差,通过围护结构散失的热量占系统热量损失的70%,应重点研究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领域。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有效实施涉及到的因素众多,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的优选,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的合理程度对降低节能改造的实施成本和保证节能改造后的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至关重要。论文通过对我国采暖区气候地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适宜性技术”理念引入我国采暖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通过分析我国采暖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标准,从“适宜性技术”理念、节能和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构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标度,运用三角模糊数属性层次模型确定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案的功能系数,运用全寿命周期理论构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年值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案的成本系数,从而构建我国采暖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的优选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运用优选模型选取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某民用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三种设计方案中价值最大的改造方案来验证优选模型的适用性。我国采暖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优选的研究可以为节能改造实施方选择最有价值的节能改造方案,提高改造效果,节约改造成本提供理论借鉴。
[Abstract]: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occupies a high proportion of social terminal energy consump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erefor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s imperative. Through the heat los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accounts for 70% of the system heat los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envelope energy saving transformation field.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envelope structure energy saving reform involves many factors. Among them, the key factor is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the energy-saving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the envelope structure. The reasonable degree of the energy-saving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the envelope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implementation cost of the energy-saving transformation and ensure the use benefit after the energy-saving transformation.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are ver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limatic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ting area in China, the idea of "suitability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nergy-saving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the heating area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ergy saving design standard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nvelope structure in heating area of our country, the concept of "suitability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ergy saving and using func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fun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schem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nvelope structure, determines the index scale, and uses the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attribute hierarchy model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index. The fun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cheme is calculated, an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annual value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cost and the cost coefficient of the scheme are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optimal model of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schem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nvelope in heating area of our country;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optimal selection model, the optimal selection model is used to select the three most valuable retrofit schemes of the envelope structure of a civil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Nanjie, Zhongguancun, Beijing, and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optimal selection model. The research on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scheme of protective structure can select the most valuable energy-saving retrofit schem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saving transformatio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ansformation, save the cost of re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1.91;TU1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四届居住建筑能源与环境国际研讨会将于2007年举行[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5年06期
2 ;山东居住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6年06期
3 王昭俊;;第4届居住建筑能源与环境国际研讨会召开[J];暖通空调;2007年02期
4 杨春路;邸玮;张敏;;西安市五六十年代居住建筑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14期
5 冯粤;李凯;;居住建筑传统借鉴[J];建材世界;2009年04期
6 何雨维;何斌;;浅谈成都市优秀近代居住建筑的保护[J];建筑与文化;2013年07期
7 赵喜伦;;试论村镇居住建筑的形式与风格[J];华中建筑;1988年01期
8 胡仁禄;;美国老年居住建筑发展概况[J];住宅科技;1990年10期
9 郑辟通;;德国居住建筑环境与技术[J];新建筑;1993年03期
10 ;居住建筑[J];世界建筑导报;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玮;龙惟定;刘仲英;;上海未来居住建筑能耗预测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程极悦;胡承恩;;歙县明代居住建筑“老屋角(阁)”调查简报[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C];1980年
3 闫祯;李飞;徐礼来;崔胜辉;;城市居住建筑碳足迹与节能潜力分析——以厦门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4 李海承;李玉云;田英;陈桂营;;武汉市居住建筑节能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5 李宁;;小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冷供热[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2年
6 曹新彦;王华伟;;“绿色居住建筑体系”的思考[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7 邱童;徐强;杨建荣;王博;;上海居住建筑能耗水平研究[A];绿色设计 创新 实践——第5届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13年
8 谭良斌;刘加平;;西部乡村居住建筑的能源与环境[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9 臧建彬;钱一宁;金甜甜;;基于居民用电总量的上海居住建筑夏季空调能耗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白莉;陈朝;李锋;;执行“节能50%标准”与“节能65%标准”居住建筑供暖能耗比较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静;银川居住建筑披“保温外衣”[N];中国建材报;2006年
2 边文;沈阳居住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辜清明;《居住建筑能效评价标准》编制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司林;唐山对居住建筑全部进行节能改造[N];中国建设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尹海明 实习生 彭岑昕 戴竺芯;80米以上居住建筑要建整层架空绿化层[N];南宁日报;2013年
6 记者 王龙飞;2015年末,,我省城镇新建建筑20%要变“绿”[N];山西经济日报;2013年
7 记者 马朝丽;对居住建筑全部进行节能改造[N];河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云佳;老年居住建筑需重视设计科学性[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9 记者 吴文杰 通讯员 曹琳;湖北省新建居住建筑接受节能“体检”[N];中国建设报;2010年
10 记者 张江;我市明确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间距[N];南昌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蒲清平;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王建辉;自然通风条件下高层居住建筑周围空气污染物扩散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桑国臣;西藏高原低能耗居住建筑构造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Masoud Taheri Shahraein;伊朗居住建筑新型东西外墙构造节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妍;西北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浩;广州地区东西向居住建筑固定百叶外遮阳节能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铮;青海同仁河谷地区传统聚落与居住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廉超;西安当代居住建筑地域性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胡园;长春市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居住建筑空间布局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4年
6 阮丹;间歇局部懫暖的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高源;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毛松平;基于武汉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评价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9 张潇月;河南现代城市居住建筑的发展和转型[D];郑州大学;2016年
10 孟丹;居住建筑室内外PM2.5及其重金属元素的关联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24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42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