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可视化协同设计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BIM的可视化协同设计应用研究 出处:《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BIM 可视化设计 协同设计 参数化族 Revit FuZor Civil 3D Infraworks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快速崛起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规模逐步扩大,设计师们在追求更为高端的设计理念与品位的同时也使得建筑形态、功能变得复杂多样,如此一来建筑业长期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返工频繁等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途径,作为建筑行业继CAD技术后的又一次革命,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和信息管理上的变更,更是建筑业工作模式的突破创新。建筑项目设计阶段,作为BIM技术全生命周期应用的先行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平台,将项目各参与方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三维可视化的巨大优势在设计阶段即时发现专业间的错、漏、碰、缺问题,以高效的信息传递、沟通方式解决建筑业的诸多诟病。为深化BIM技术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本文结合BIM相关理论,进行了如下研究:(1)阐述了协同设计的特点及应用流程,在充分理解协同设计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几款核心建模软件的优劣势,并根据应用研究的需要选择Revit系列软件进行协同平台的搭建。(2)族的好坏不仅影响模型的质量,而且影响设计效率,进而影响BIM相关应用的深度。本文论述了建立自定义参数化族的方法,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参数化建族的步骤。(3)以西南交通大学明诚堂钟楼项目建模为例,本文探讨了传统可视化协同设计的缺点。(4)针对传统可视化协同设计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视化协同设计的方法,即Revi、Fuzor、Civil 3D、Infraworks软件联合使用。利用Fuzor进行工程内部的虚拟漫游,完成构件信息查看及碰撞检测;将模型信息无损的导入Infraworks中完成工程外部的可视化协同设计。以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东三环站为例,阐述了该方法实现的流程。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rapid rise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expand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designers in the pursuit of a more high-end design idea and taste but also makes the architectural form, function has become complex and diverse, so the long exist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low, serious waste of resources, frequent rework problem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appears to provide a way to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a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nce again following the revolution of CAD technology, it brings not only the change of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a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the working mode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stage, as the first part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has a pivotal position.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the Close together with project participants, the great advantage of 3D visualization in the design stage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instant found wrong, leakage, touch, short, transfer to efficient information, many criticized communication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the deepening of BIM technology design stage i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BIM in theory,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as follows: (1)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summed up several core modeling softw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ed for collaborative platform selection of Revit series software. (2) the quality of family not on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model, but also affect the design efficiency, thereby affecting the depth of BIM related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custom parametric family, and an example is given to the parameters of the nation building (3 West) steps. Paul Hall Tower Project Modeling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visualization collaborative design. (4) the traditional visual collaborative design shortcomings, proposed, a new visual collaborative design namely Revi, Fuzor, Civil, 3D, combined with Infraworks software. The virtual roaming within the project using Fuzor, complete component information view and collision detection; visualization model of information lossless into Infraworks to complete a project outside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Taking Chengdu Metro Line 4 two East sanhuan statio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realization of the proces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0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鹏飞;钟鑫;;美国犹他州警方利用3D可视化软件协助破案[J];中国防伪报道;2013年03期
2 王小同,潘永仁,肖汝诚,范立础;桥梁工程控制可视化软件的基本框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3 黄炎生,王勇;结构分析可视化前处理程序设计的核心技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丁磊;杨鑫;周程婷;刘伟;;植被刚度及其阻力特性研究可视化软件开发[J];山西水利科技;2013年02期
5 贾春华,肖卫国,贾霖;可视化技术及研究方向[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6 姜继海,张冬泉;Matlab环境下可视化工具箱的开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7 袁耀明;在可视化软件的支持下,实现结构计算的视算一体化[J];工程设计CAD及自动化;1996年01期
8 崔亚辉,张道勇,贾晓雯;三环传动的性能仿真及可视化[J];重型机械;2005年03期
9 杨富宇;李咸善;胡文斌;;水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自动整定计算软件研究与开发[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3年06期
10 孙建平;曹志清;张爱军;;基于OpenGL的快速成型软件可视化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宇;王文斗;;电磁粒子跟踪方式可视化[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2 梁贞潜;沈兆麟;张春路;丁国良;;可视化制冷仿真软件编制的若干技术问题[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翠玉;曹云东;;电场数值分析可视化软件系统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吴永成;张蓓;郑龙;;利用GraphicsServer实现舰船设计可视化服务[A];'06MIS/S&A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建龙;汤广发;邓启红;张_";;计算流体动力学可视化技术的研究——面向对象有限元分析后处理[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马彦;;二维可视化软件2D-DVS(2.0)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7 马志昊;王跃锋;;飞行任务仿真可视化[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明晖;陈胜;欧阳德刚;吴杰;张道明;;可视化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计算软件的编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樊荣;朱卫星;冯志伟;;基于MeteoInfo的雷电可视化软件设计与实现[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申明;新技术让大数据“看得见”[N];科技日报;2013年
2 ;可视化软件让企业“看图说话”[N];网络世界;2006年
3 汪蔚;用算法改变世界[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4 记者 李杏;涂子沛:数据治国[N];长江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雨;算法可视化软件设计中关键问题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骐麟;基于BIM的可视化协同设计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梁晓骏;MRI脑部血管分割与可视化软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石秋艳;蛋白网络聚类研究及其可视化软件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黎芳芳;空间天气预报模式集成可视化软件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6 曹俊杰;Network3:基于FORG3D的网络3D可视化R软件[D];浙江大学;2010年
7 何大林;守时数据处理及其可视化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0年
8 徐晓庆;基于3D可视化地理信息的战术网规划[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李翠玉;电磁场数值分析可视化软件系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10 李翠伟;CFB锅炉可视化热力计算软件开发[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9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42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