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柱承载力的计算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5 20:02

  本文关键词: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柱承载力的计算分析 出处:《混凝土》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钢管混凝土 承载力 统计分析 套箍系数 长细比


【摘要】:以长细比、套箍系数为主要参数,利用课题组轴心受压试验数据,分析GB 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中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柱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参数的研究范围内,国家现行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中提供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但不同参数范围内的安全储备不同。短柱范围内,规范计算公式的保守性较高,其数值与试验值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逐步趋近。同时,试件的套箍系数越大,规范计算值越保守,在套箍系数达到1.8之后,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值趋于稳定。从经济性与适用性的角度出发,建议工程中采用1.1~1.5的套箍系数。研究结果对工程应用和规范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Taking the aspect ratio and the hoop coefficient as the main parameters, the axial compression test data of the research group are us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in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 (GB50936-2014).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tudy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scope of the study.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bearing capacity provided in the current national technical code fo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 has a certain safety reserve, but the safety reserve in different parameter ranges is different, but in the short column range. The formula is conservative, and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ue of the formula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ue. With the increase of slenderness ratio,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the code and the test value gradually converge. At the same time, the larger the hoop coefficient of the specimen, the more conservative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the code is, after the coefficient of hoop reaches 1.8. The ratio of the test value to the calculated value tends to be stab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conomy and applicabi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oop coefficient of 1.1 and 1.5 should be used in the engineer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of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the revision of the code.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68021)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MS0715)
【分类号】:TU398.9
【正文快照】: 0引言钢管混凝土结构[1],是将钢管与混凝土进行组合,利用钢管约束混凝土,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也使得高强混凝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2-3];同时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可以延缓钢管的屈曲,促进了薄壁钢管的研究和应用。由于钢管与核心混凝土之间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晓;李敏;王连广;;钢管钢骨高强混凝土压弯柱全过程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2 李斌,郝润霞;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分析[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张素梅,王玉银;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破坏模式[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4 李斌,闻洋;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5期

5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发展[J];工业建筑;199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锋锋;张兆强;徐刚;;压实系数对内填砂卵石薄壁方钢管柱轴压性能影响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6年06期

2 郑玲玲;陈建伟;李健强;刘思媛;;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有限元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6年03期

3 朱翔;陆新征;杜永峰;叶列平;;新型复合柱抗冲击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学;2016年08期

4 刘林江;徐鹏飞;;钢管混凝土的特点与发展[J];河南科技;2015年22期

5 陈宗平;周文祥;徐金俊;;高温后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6 柯晓军;孙海洋;陈宗平;苏益声;应武挡;;钢管高强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黏结强度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S1期

7 李哲;赵东升;颜东煌;涂光亚;;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制造线形计算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15年04期

8 王琦;李为腾;李术才;江贝;阮国强;王德超;张世国;刘文江;邵行;;深部巷道U型约束混凝土拱架力学性能及支护体系现场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9 卢亦焱;李娜;李杉;梁鸿骏;;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xially load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column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5年06期

10 李术才;邵行;江贝;王琦;王富奇;任尧喜;王德超;丁国利;;深部巷道方钢约束混凝土拱架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晓;王连广;王兵;;钢管钢骨高强混凝土抗弯构件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2 刘晓;王连广;王兵;;钢管-钢骨混凝土组合短柱轴压承载力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刘界鹏;张素梅;郭兰慧;;圆钢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力学性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贺锋,周绪红,唐昌辉;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0年04期

5 赵国藩;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抗震设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谭克锋,蒲心诚,蔡绍怀;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的性能与极限承载能力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9年01期

7 韩林海;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1997年11期

8 顾维平,蔡绍怀,冯文林;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性能与极限强度[J];建筑科学;1991年01期

9 潘友光;混凝土强度理论及在钢管混凝土中的应用[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有福,韩林海;圆钢管混凝土梁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4期

2 魏华;张斌;王海军;杨建民;;配筋圆钢管混凝土梁受弯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郑莲琼;陶忠;韩林海;;圆钢管混凝土受压曲杆的力学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11期

4 戴琦;;圆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6期

5 黄宏;杨超;张安哥;尧国皇;;圆钢管混凝土不等偏压柱的有限元计算[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任庆新;郭俊峰;贾连光;刘德清;;圆钢管混凝土短斜柱力学性能初步分析[J];工业建筑;2011年08期

7 ;中空夹层圆钢管混凝土柱的有限元模拟和耐火设计[J];钢结构;2011年11期

8 郑莲琼;;平面K型圆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力学性能分析[J];钢结构;2011年11期

9 李艳双;王自光;;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年10期

10 高胜伟;陈誉;;圆钢管混凝土桁架受力性能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波;杨有福;;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初步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2 双妙;高建岭;张宏涛;;火灾下圆钢管混凝土温度场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3 魏华;王海军;;配筋圆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的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尧国皇;韩林海;;钢管初应力对圆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5 张文福;钟善桐;;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简化设计方法[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建伟;杨亚彬;曹万林;;圆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桁架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7 尧国皇;韩林海;;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世界规程比较[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马欣伯;张素梅;;圆钢管混凝土国内外典型规程轴压构件承载力设计方法比较[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钟善桐;张素梅;;圆钢管混凝土轴压基本性能研究的新成果[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10 张文福;钟善桐;;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简化设计方法[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风杰;锈蚀后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承载性能退化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杨亚彬;圆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桁架剪力墙抗震试验与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赵新宇;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及其节点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陈娟;圆钢管混凝土T型相贯节点动力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孟龙;圆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许博;CFRP约束圆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节点有限元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3 张强;内置横向约束的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柱的轴压和耐火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战;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胡盼盼;大长细比圆钢管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王潮阳;大曲率主管的圆钢管和圆钢管混凝土节点轴压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7 王鑫;圆钢管混凝土带缝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8 谭杨;CFRP约束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滕跃;圆钢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周璞;圆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9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429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