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的预处理工艺对比研究:化学混凝与电絮凝
本文关键词: 超滤 化学混凝 电絮凝 膜污染 滤饼层 出处:《环境科学》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比研究了化学混凝(chemical coagulation,CC)与电絮凝(electrocoagulation,EC)作为超滤膜分离的预处理工艺,在死端过滤条件下与超滤膜的作用机制以及对膜污染的减缓效果.主要研究了Al3+投加量对膜通量、絮体性质(粒径、强度系数、恢复系数、分形维数)、以及滤饼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EC作为预处理时,生成的絮体强度大且结构紧实,在膜表面堆积形成的滤饼层具有疏松多孔、亲水性强的性质;而CC作为预处理时,生成的絮体强度低且比较松散,在膜过滤过程中容易被压力压碎压实,导致滤饼层比较密实、亲水性低.因此,EC作为预处理工艺对膜污染的减缓效果好,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保持较高的膜通量,膜通量较CC高约5.57%.
[Abstract]:The effects of chemical coagulation (CCC) and electroflocculating electrocoagulation (ECC) o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under dead end filtration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Al3 dosage on membrane flux were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properties of floc (particle size, strength coefficient, recovery coefficient, fractal dimension, filter cake layer proper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c produced by EC as pretreatment has high strength and compact structure. The filter cake layer formed on the membrane surface is porous and hydrophilic, while when CC is used as pretreatment, the floc produced is low and loose, which is easy to be crushed and compacted by pressure during membrane filtration, resulting in the cake layer being dense. Therefore, as a pretreatment process, the membrane fouling can be alleviated well, and the membrane flux can be maintained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and the membrane flux is about 5.57% higher than that of CC.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490)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7402003-3)
【分类号】:TU99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金伟;;电混凝预处理工艺降低膜污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胡文;;腐殖酸溶液对超滤膜污染的原因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08期
3 吴珍;张盼月;曾光明;高英;肖辉煌;周凡;;不同铝形态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混凝特性[J];环境科学;2008年07期
4 董秉直,夏丽华,陈艳,高乃云,范瑾初;混凝处理防止膜污染的作用与机理[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凯;杨春风;孙境求;李静;胡承志;;超滤的预处理工艺对比研究:化学混凝与电絮凝[J];环境科学;2016年12期
2 赵凯;杨春风;孙境求;李静;胡承志;;调控絮体形态强化电絮凝减缓膜污染[J];环境科学;2016年11期
3 马驿;陈滢;;天然水体中腐殖酸的去除技术[J];四川化工;2016年03期
4 董秉直;吴炜玮;阎婧;;采用HPSEC-UV-TOC研究臭氧预氧化缓解膜污染的机理[J];河南科技;2015年21期
5 庞治邦;姚吉伦;刘波;周振;;响应面法优化磁絮凝-膜过滤工艺[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6 张磊;顾军农;林爱武;王敏;吴洋;;混凝-超滤处理高温低浊水的膜污染因素分析[J];给水排水;2015年S1期
7 孙丽华;董娜;骆坚平;李安峰;王晓燕;;浸没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及控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5年06期
8 吴珍;张盼月;李继定;张弦;叶捷;;高聚聚硫氯化铝混凝去除水中腐殖酸[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9 张洁;王强;张洁婷;王淑慧;褚斌;刘乐乐;叶长青;;膨润土对Pb~(2+)的吸附及铝的影响研究[J];当代化工;2014年12期
10 张峰振;杨波;张鸿;赵绪新;刘剑洪;;酸根离子对铝板电絮凝处理含镍废水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瑞;王磊;田丽;王旭东;吕永涛;张静怡;;海藻酸及腐殖酸共存对PVDF超滤膜的污染行为[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10期
2 王晔;邵嘉慧;王拯;袁鹏;;TiO_2光催化有机-无机杂化超滤膜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4年08期
3 文欢欢;任防振;施文健;王精志;刘剑青;;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去除腐植酸的实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4 齐鲁;沈玉东;王洪臣;梁恒;李圭白;陈清;;浸没式超滤膜替代砂滤处理东江水的中试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5 邢卫红;仲兆祥;景文珩;范益群;;基于膜表面与界面作用的膜污染控制方法[J];化工学报;2013年01期
6 曾晓岚;韩乐;丁文川;张勤;金芷琪;张钦;;电混凝-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2年09期
7 李宁;何志茹;朱元鑫;谭超;;微污染水源水强化出水水质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8期
8 史慧婷;杨艳玲;李星;王毅;李圭白;;腐殖酸对超滤膜污染特性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Effect of total aluminum concentration on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nosized Al_(13) and Al_(30) in hydrolytic polymeric aluminum aqueous solution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年18期
10 刘红,王东升,吕春华,鲁毅强,汤鸿霄;Al_(13)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混凝作用机理[J];环境化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费庆志,许芝;切削乳化废液的药剂处理及油品回收[J];净水技术;2003年03期
2 田磊;齐永红;杨楠;;化学混凝去除反渗透浓水结垢离子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4年02期
3 杨健;王晓云;;化学混凝+CSBR处理垃圾渗滤液废水试验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4 高华生,俞建德,姬跃国;工业循环冷却水旁流处理工艺及设备[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10期
5 许芝,费庆志;O/W型废乳化液电凝聚与化学混凝处理比较[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蓉;化学混凝污泥脱水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2 卢伟;化学混凝—两级BAF强化处理低温城市污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印树明;大港油田钻井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7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54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