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空间倒三角形管桁架组合梁有限元分析及设计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4 13:53

  本文选题:倒三角形管桁架 切入点:组合梁 出处:《中外公路》2015年06期


【摘要】:为研究设计参数对空间三角形管桁架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依据管桁架组合结构试验模型参数,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组合梁的有限元模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有限元方法,以混凝土板的材料等级、板宽及板厚、弦杆的材料等级、壁厚以及桁架节间宽高比、倾斜桁架间夹角等为参数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板宽、板厚增加66.7%、66.7%、100%,其极限承载力则相应提高了5.6%、1.5%、16.2%;当弦杆采用Q345B、Q390B级钢时,其极限承载力相对于采用Q235B级钢增加了17.8%、18.6%,下弦管壁厚增加50%时,其极限承载力提高6.1%;当倾斜桁架节间宽高比接近于1时,其极限承载力最高,而两倾斜桁架间的夹角大小对极限承载力基本无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pace triangular tubular truss composite beam,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omposite beam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model parameters of pipe truss composite structur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material grade, width and thickness of concrete slab, the material grade of chord, the wall thickness and the ratio of width to height of truss joints are used in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angle between inclined truss and other parameters on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width and thickness of concrete are increased by 66.7% and 66.7%, an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is increased by 5.645 B and 1.5% 16.2. When the chord adopts Q345Band Q390B grade steel, Compared with the Q235B grade steel,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eel increases by 17.818.6, an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increases by 6.1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lower chord wall increases by 50, an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inclined truss is the highest when the ratio of width to height of the inclined truss is close to 1. However, the angle between the two inclined trusses has no effect on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苏州市市级建设科研项目(编号:2014-1-12)
【分类号】:TU3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建兵;陈荣;李强;;空间圆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世界桥梁;201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方明霁;孙海涛;;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极限承载力研究[J];世界桥梁;2010年04期

2 袁爱民;徐敏;戴航;张冰;王倩;;南京云锦路人行景观天桥设计[J];世界桥梁;2011年05期

3 陈建兵;尤元宝;赵文娟;;钢-混组合结构2种新型连接件性能及不同间距对比研究[J];世界桥梁;2013年01期

4 陈建兵;万水;尤元宝;赵文娟;;基于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2年10期

5 陈建兵;尤元宝;万水;;钢-混凝土组合梁开孔波折板连接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4期

6 陈宝春;牟廷敏;陈宜言;黄冀卓;;我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S1期

7 张振学;聂建国;陶慕轩;朱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桁梁桥受力性能优化[J];桥梁建设;2012年06期

8 赵宝成;陶涛;姚江峰;陈旭东;;简支组合管桁架的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秀珍;;管桁架施工技术要点[J];山西建筑;2008年26期

2 赵宝成;陶涛;姚江峰;陈旭东;;简支组合管桁架的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仪登海;;大跨度雨棚管桁架的制作与焊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2期

4 郭彩霞;胡志弘;;管桁架结构的设计特点[J];科技与企业;2013年08期

5 彭永立;如何保证管桁架的制作质量[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叶青荣;孔祥荣;;大跨度空间管桁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7 蒋云强;谢先胜;;造船厂船台车间屋面管桁架制作拼装技术[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S2期

8 喻立鸿;杨意安;李振永;郑巨铭;吴振江;;70.2米跨管桁架施工技术[J];安装;2008年04期

9 陈琳;;管-管桁架钢结构构件加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年08期

10 郭士友;;空间三角管桁架受力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振华;何挺;周俊;周金虎;;宁夏贺兰山体育场大悬挑管桁架施工关键技术[A];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成国华;叶枫;陈峰;;钢结构管桁架的施作工艺[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七辑)[C];2006年

3 赵曦明;黄明浩;;张弦管桁架安装施工[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5)[C];2010年

4 郑蓉军;张红友;;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无站台柱拱形立体管桁架雨棚设计[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曦明;黄明浩;;张弦管桁架安装施工[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恒华;朱俊;;三角形立体管桁架的刚度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颜卫亨;刘臻洲;张宣关;;管桁架结构缺陷对结构的影响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雄;王彦东;;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大型空间双曲相贯管桁架施工技术[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景明勇;边振义;张勇;王元清;;体育馆大跨度管桁架结构的预起拱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崔海军;王雄;遇瑞;;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大跨度空间双曲线管桁架施工技术[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鲁刚;管桁架制作赢得两大工程[N];建筑时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周刚 赵宁;新世纪钢构:创新发展 赢得飞翔空间[N];淄博日报;2010年

3 本报通讯员 王孝辰 本报记者 胥平;昨日金戈铁马一日千里 今日蓄势待发直指鳌头[N];经理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田涧;“六十强”缘何而来?[N];中华建筑报;2006年

5 周仁忠;北京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N];建筑时报;2007年

6 通讯员  王云霞 记者  顾今;在市场大熔炉里冶炼成钢[N];建筑时报;2006年

7 郑建果;创意、风格、呈现—美在钢构[N];中国冶金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东;管桁架组合楼盖的自振特性及动力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刘富强;管桁架抗冲击性能试验及有限元研究[D];烟台大学;2014年

3 刘臻洲;施工实测缺陷对管桁架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李乘建;大跨度空间管桁架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芦文文;大跨度管桁架屋盖体系施工过程模拟分析[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6 武鹏;缺陷对管桁架结构工况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7 贾玉涛;基于缺陷的管桁架屋盖内爆性能分析[D];长安大学;2012年

8 蒋宇;空间结构的经济性比较与立体管桁架精细化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9 吴松金;基于最优匹配度的大跨空间无上弦组合管桁架楼盖优化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10 陶涛;组合管桁架承载力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658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658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