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中国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特大城市 切入点:多中心结构 出处:《城市规划》2015年08期
【摘要】:特大城市在追求集聚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不经济性。因此,许多特大城市政府纷纷制定多中心的空间战略规划,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区域科学与城市经济学的学者们开始关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问题,并在理论研究领域得出了方向性的结论。为数很少的实证研究从不同尺度和视角关注多中心结构的经济绩效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数据可得的我国31个特大城市为例,从3个不同空间尺度分别构建了反映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指数,运用城市生产函数进行的经济绩效检验显示,在控制了资本、劳动、人力资本等其他经典生产要素后,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具有更高的经济绩效,同时,规模集聚也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这一结论表明,与单中心相比,特大城市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是一种高效的聚集模式。该结论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我国特大城市总体规划采取多中心布局提供了学术依据。
[Abstract]:Megacities pursue the agglomeration economy and bring about diseconomy. Therefore, many megacities governments have drawn up multi-center spatial strategic planning, but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is not ideal. Scholars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multi-center spatial structure. A few empirical studies focus o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polycentric structure from different scales and perspectives. The conclusions are also different. Taking 31 megacities with available data as an example, the index reflecting the multi-center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rea is constructed from three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test using the urban production function shows that after controlling the capital, labor, human capital and other classical factors of production, the multi-center spatial structure has higher economic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Scale agglomeration also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urban economic growth. This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multi-center spatial structure of mega-cities is an efficient aggregation model compared with single center.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conclusion is that, It provides the academic basis for the multi-center layout in the master plan of our country's megaciti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党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1139)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4BCK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ZH004)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孔祥智,陈炎,辛毅,顾洪明;北京卫星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段小梅;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特点[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孙斌栋;石巍;宁越敏;;上海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检验与战略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1期
4 王旭辉;孙斌栋;;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基于城市经济模型的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6期
5 王鹏;从卫星城到新城——跳出同心圆的人口和产业[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2期
6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7 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4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8 刘振滨;;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9 陈春华;路正南;;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10 高建刚;;制度变迁、空间外溢效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谢阿敏;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祥智,陈炎,辛毅,顾洪明;北京卫星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段小梅;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特点[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魏后凯;中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发展政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2期
4 丁成日;;国际卫星城发展战略的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5 韦亚平;赵民;;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绩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解释与应用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04期
6 孙斌栋;胥建华;;上海城市交通的战略选择:空间结构的视角[J];城市规划;2007年08期
7 段小梅;控制大城市:措施的弊端[J];城市问题;2001年01期
8 孙斌栋;潘鑫;;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研究的进展——单中心与多中心的论争[J];城市问题;2008年01期
9 林炳耀;城市化与城镇布局[J];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06期
10 石忆邵;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域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布丽吉特·勒特莱茵;石左虎;;世界特大城市发展中的交通拥堵与理性疏导[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张晓军;潘芳;张若曦;齐元静;;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状况、特征及问题刍议[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3 何俊丽;;以关天规划为契机推进宝鸡特大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价值工程;2012年22期
4 吴良镛,,毛其智,张杰;面向21世纪──中国特大城市地区持续发展的未来──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1996年04期
5 胡德平;;能力政府:我国特大城市公共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以上海为例的分析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亢振洲;;北京究竟要扩多大[J];北京农业;2010年32期
7 ;特大城市离不开外来人口[J];城市规划;1997年01期
8 李向荣;论特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变迁[J];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05期
9 左正;聂小桃;胡锋;李浩强;;关于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探讨——以“北、上、广、深”为例[J];城市观察;2011年02期
10 俞斯佳;金忠民;黄吉铭;熊鲁霞;林伟明;沈果毅;徐闻闻;孙忆敏;彭晖;倪嘉;毛春鸣;顾军;金敏;;2012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二等奖) 特大城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战略规划研究[J];建设科技;2013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士谋;李广宇;燕月;陈爽;陈振光;;我国特大城市协调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同德;;我国特大城市要做减法——以北京为例[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3 黄匡时;;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东京经验及其启发[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4 段积仓;郭虎林;;宝鸡特大城市发展战略初探[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5 郑志瑛;;特大城市定位研究——以邯郸市为例[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于长明;吴唯佳;;走向强可持续的弹性战略——特大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应对[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雪芹;杨伟;谭勇;廖和平;;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探讨——以重庆市壁山县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8 陈新光;夏禹铖;;中国特大城市的社会风险防范[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9 杨俊宴;吴明伟;;中国特大城市CBD交通路网模式量化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维益;;徐州矿区矿井水资源城市化的实践及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甜;全球特大城市发展面临哪些挑战[N];文汇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 赵民望;特大城市过度扩张病根在哪里[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明海;特大城市“建城”方案:大小均顾 民生同步[N];四川日报;2011年
4 本报评论员 颜新武;做特大城市 株洲开始热身[N];长沙晚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覃燕妮 本报通讯员 朱晖 本报实习生 袁满;优化法治环境助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N];三峡日报;2013年
6 记者 郑广华;为特大城市建设营造良好安全环境[N];三峡日报;2013年
7 法学博士 蔡永飞;以北京为例看特大城市应主动疏散资源[N];东方早报;2013年
8 记者 黎晓艳;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 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N];黄石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在打造特大城市上取得重大突破[N];九江日报;2013年
10 上海大学副校长 李友梅;国际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的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瑛;特大城市CBD系统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雅明;攀枝花市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思路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曾青;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胡德平;中国特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供给的模式构建与能力提升[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7年
4 刘曦;我国特大城市TOD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熊国瑞;宜宾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曹大贵;特大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及其调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翠兰;特大城市的生态环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英睿;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特大城市发展思考[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旭辉;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怀建;从经济特区到特大城市——深圳城市发展历程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85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68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