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景观规划的后现代社会城市住区研究
本文选题:后现代社会 切入点:生态城市住区 出处:《西部林业科学》2015年06期
【摘要】:在综述和分析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社会人类居住环境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田园城市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后现代社会城市住区的进化论社区模式和后进化论时期的轮歇模式,详细介绍了进化论社区模式中动植物生态群落、建筑形式和社区人文三位一体的结构功能特征,阐释了三者相互融合的关系。通过分析后进化论时期的轮歇模式,探讨城市住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primitive society, agricultural society, industrial society and modern society, combining landscape ecology, pastoral city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ough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volutionary community model of post-modern urban residential area and the rotation mode of post-evolution period, and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inity of animal and plant ecological community, architectural form and community humanity in the evolutionary community model.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and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direction of urban residential area by analyzing the mode of rot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post evolution.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辽宁省海城市防雷减灾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60077)
【分类号】:TU984.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晓莹;单连建;;低碳住区水环境规划设计研究[J];地下水;2011年02期
2 王德恒;;我们的“理想居住环境”源自原始社会[J];环境与生活;2011年12期
3 王鹏,谭刚;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J];世界建筑;2000年04期
4 谭作刚;清代陕南地区的移民、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恶化[J];中国农史;198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龄仪;袁超;;以中庭为例试探讨建筑内部竖向贯通空间热环境控制的建筑设计改善方法[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2 邹越,侯云芬,蔡光汀;室内空气污染与建筑通风[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金麾,董源;清朝农垦活动对森林的严重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劳泽谊;;浅谈公共建筑的空调节能[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5 刘家贤;;新形势下苏州居住建筑生态设计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钟军立,曾艺君;从自然通风谈室内菜市场的健康设计[J];重庆建筑;2004年01期
7 任倩岚,蒋烨;人居环境中利用风的建筑艺术[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Z1期
8 黄云丽;;建筑通风中节能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1期
9 李洪珠;刘静;周晓慧;王芳;;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中庭对自然通风影响的分析[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2年01期
10 陈一飞;;一种基于自然通风原理的建筑通风窗智能控制系统构建[J];电气自动化;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
本文编号:1688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68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