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重庆山区的建筑抗泥石流规划模型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4-01 00:21

  本文选题:重庆 切入点:山区建筑设计 出处:《科技通报》2016年12期


【摘要】: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其当地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保形成了矛盾关系,造成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因此提出对西部代表城市山城重庆的建筑进行抗泥石流设计与规划,将地质灾害给建筑带来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首先,在抗灾建筑设计中应用到异形柱-密肋复合墙体结构,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先对密肋复合结构墙进行力学性能及受力形态变化特征分析,基于复合材料学理论,将异形柱与复合墙体结合通过简化方式获取复合墙体简化模型,实现对模型结构的力学分析及弹塑性分析;其次,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异形柱——密肋复合墙结构建筑评价体系,通过单项测评、权重求解及综合测评对该建筑结构进行损坏程度等级划分。利用泥石流荷载仿真实验对异形柱——密肋复合墙结构建筑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抗泥石流建筑符合抗灾标准,有效地减少了泥石流带来的危害。
[Abstract]: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has made the local social economy develop rapidly, bu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destroyed to varying degrees due to the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which mak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med.Geological hazards occur frequently.Therefo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anti-debris flow for the buildings in Chongqing, which is the representative city of mountain city in the west of China, so as to minimize the harm caused by geological disasters to buildings.Firstly, the special shaped column-ribbed 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is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disaster-resistant buildings,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ribbed composite wall are analyzed by establish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osite materials.The simplified model of composite wall is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special-shaped column and composite wall, and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and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of the model structure are realized. Secondly,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pecial-shaped column-ribbed 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fuzzy mathematics theory. The damage degree of the structure is classified by single evaluation, weight solu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pecial-shaped column-ribbed composite wall building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debris flow load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debris flow building designed in this paper conforms to the anti-disaster standard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hazard caused by debris flow.
【作者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
【分类号】:TU3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有根,周黔生;浙江省泥石流情况简述[J];浙江水利科技;2002年01期

2 刘丽,王建中,王士革;四川省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分析与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1期

3 李泳,姚寿福,胡凯衡,陈晓清,崔鹏;从蒋家沟泥石流阵流看泥石流堆积[J];山地学报;2003年06期

4 王首贵;泥石流成因和防治措施初探[J];海河水利;2003年06期

5 李晓春;泥石流 危险的流动[J];森林与人类;2005年11期

6 邓佛崇;;菲律宾特大泥石流灾害无情惩罚漠视科学的地球人[J];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03期

7 张普学;;泥石流灾害常识[J];农机具之友;2006年05期

8 秋雨;;直击菲律宾泥石流[J];现代职业安全;2006年04期

9 李龙;王晓雯;;吉林东部山区泥石流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防汛抗旱;2007年04期

10 闫桂梅;韩直;杜益文;;泥石流危害度模糊评价[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以伟;王珏;谌伟;陈正洪;王仁乔;王丽;;湖北省山洪(泥石流)灾害气象条件分析及其预报研究[A];三峡库区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研究[C];2005年

2 张春山;;唐秦地区泥石流灾害主要特征与预测[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3)[C];1998年

3 蒋运志;梁和生;秦艳芬;林政;;泥石流灾害的防范及避险技巧[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6第二届城市气象论坛——灾害·环境·影响·应对[C];2013年

4 谢洪;钟敦伦;矫震;张金山;;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丙章;陈梅芬;;青海西宁市山前泥石流的形成条件[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6 李翔;丘小春;叶科峰;;浅谈全州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测绘技术[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尚志海;刘希林;;泥石流灾害生态环境损失评价方法探讨[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士革;;泥石流灾害2001年灾情总结与2002年灾害趋势初步预测及防治对策[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十[C];2002年

9 王猛;刘松敏;高桂芹;;诱发唐山地区泥石流发生的降雨形势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任宝林;;扎兰屯市东山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经济、社会效益浅析[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伍晓阳邋王江;梦醒时分泥石流袭来:幸存者忆惊魂[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本报通讯员  时悦;“泥石流”让工程遭受灭顶之灾[N];中国建设报;2006年

3 童国庆;日本:开敞式拦截坝防御泥石流[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刘为民;怒江州泥石流灾害频发[N];云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唐茹 特约记者 牛长玲 通讯员 李晓波;西安局成功排除宝成铁路泥石流灾害[N];人民铁道;2009年

6 范士达 田野 陈静;意大利泥石流频发是天灾也是人祸[N];中国社会报;2010年

7 袁长焕;泥石流还会继续[N];卫生与生活报;2010年

8 张以诚;断言泥石流无法预报“不科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9 复旦大学保险系 许闲;泥石流保险的市场缺失[N];中国保险报;2010年

10 记者 毕子甲;岳阳泥石流:2米高巨石顺流而下[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尚志海;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货币化评估及可接受风险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3 铁永波;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同刚;无控制DEM匹配与差异探测及其在泥石流灾害地区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马强;吉林省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婷;基于流域的攀西地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张曦;泥石流、山体滑坡对云南省经济影响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任娟;基于无人机遥感与GIS技术的泥石流灾害监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德辉;基于ZigBee技术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5 马军营;协作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中关于多中继选择策略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邹杨娟;泥石流灾害风险定量评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杜超;延安市山洪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及对策[D];长安大学;2012年

8 吴莉娟;凉山州强降雨型泥石流灾害预报预警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

9 胡浩鹏;北京市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张迎春;铁路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93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693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b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