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冻融疲劳损伤模型与评价指标研究
本文选题:岩石力学 切入点:冻融循环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岩体冻融损伤模型与评价是研究岩体经历冻胀力萌生、发展与消散反复作用后物理力学性质劣化的主要内容,现有对岩体冻融循环后的损伤评价指标主要有孔隙率、纵波波速、静动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冻胀力对于岩体可等效为三轴拉伸应力,首先基于三向等效拉应力建立岩体冻融疲劳损伤模型,该冻融损伤演化方程与单轴循环拉应力下的疲劳损伤方程虽然具有同样的形式,但物理意义不同。基于动弹性模量的定义,以孔隙率和纵波波速为参变量推导出了统一的损伤变量表达形式,该损伤变量不仅考虑了双物理参数的影响,还能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进行较好预测,可作为岩体冻融损伤的评价指标。定义动弹性模量损失40%为岩石冻融破坏临界值,利用该临界值可避免通过试验确定最大冻融循环次数,进而结合统一损伤变量对冻融疲劳损伤演化方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2个实例说明该冻融疲劳损伤模型与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Abstract]:The damage model and evaluation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rock mas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study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mass after repeated action of frost heave initiation, development and dissipation. The existing damage evaluation indexes of rock mass after freeze-thaw cycle mainly include porosity and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Static and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and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The frost heave force can be equivalent to triaxial tensile stress for rock mass. Firstly, based on the triaxial equivalent tensile stress, the freeze-thaw fatigue damage model of rock mass is established. The 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 of freeze-thaw damage is the same as the fatigue damage equation under uniaxial cyclic tensile stress.But the physical meaning is different.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a unified expression of damage variable is derived by taking porosity and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as parameter variables.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 under different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s can also be well predicted and can be used as an evaluation index of rock mass freezing and thawing damage.The 40% loss of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is defined as the critical value of freeze-thaw failure of rock. The maximum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 times can be avoided by using this critical value, and then the 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 of freeze-thaw fatigue can be solved with unified damage variable.Finally, two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correct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model and evalu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046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302237)
【分类号】:TU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华;邱洪兴;;基于损伤力学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杨更社,蒲毅彬;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研究初探[J];煤炭学报;2002年04期
3 张慧梅;杨更社;;冻融岩石损伤劣化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10期
4 杨更社,蒲毅彬,马巍;寒区冻融环境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研究探讨[J];实验力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颖芳,周晶;人工神经网络在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2 柯长仁;蒋俊玲;陈升平;;混凝土单轴压缩损伤的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3 张雪颖;阮怀宁;贾彩虹;;岩石损伤力学理论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4 骆华勋;刘西拉;;钢筋混凝土箱型构件的统一破坏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5 刘西拉;陈溪;;关于建立拉/压弯剪扭统一计算公式的讨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6 何晓慧,孟达;有限元法计算开洞连续墙梁的内应力[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赵以贵;厚膜微压传感器的线性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张全胜,高广运,杨更社,蒲毅彬;铜川紫红色软砂岩冻结效应实验CT识别[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9 李洁;赵明阶;王金海;;金家坝水电枢纽导流洞开挖非线性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10 许江;鲜学福;王鸿;;循环载荷作用下周期充水岩石变形规律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常;冯新;周晶;;高混凝土重力坝在强震作用下损伤破坏的数值模拟[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江松青;刘文韬;于恒;;微孔洞形核对延性材料损伤与失效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晶;付强;邓守春;梁乃刚;;构元组集弹性损伤模型对准脆性材料损伤至断裂各向异性特征的分析[A];固体力学进展及应用——庆贺李敏华院士90华诞文集[C];2007年
4 邝临源;赵红平;施惠基;冯西桥;;含表面缺陷轴承钢的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研究[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世文;刘仓理;李庆忠;;应变等价原理适用性探讨[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李云鹏;王芝银;;岩石低温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李英华;李英雷;张祖根;靳开诚;;利用SHPB装置测量软材料体模量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奇志;郎博;;铆钉连接件接触疲劳寿命预估的损伤力学——有限元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祚华;滕军;和雪峰;;基于材料层次的RC梁柱构件地震损伤模型[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10 黄友庭;陈文哲;汤德平;;CuW70合金动态和静态变形中组织与性能的研究[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西成;内爆与外爆加载下壳体的力学状态及破坏模式分析[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2 杨敬源;井壁稳定性若干力学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甄晓霞;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华;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溢;爆破荷载对蠕动边坡的累积效应及稳定性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卫东;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工程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孟巧荣;热解条件下煤孔隙裂隙演化的显微CT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施烨辉;列车荷载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冻土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肖卫国;节理岩体本构模型和其细观力学方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大为;空间热循环和辐照环境对LF6铝合金焊接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波;义安矿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文武;淮南矿区典型煤层水力冲孔技术参数研究及消突效果考察[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丹;提升机动载荷作用下井塔振动分析与寿命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唐群;高层钢结构框架整体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雷瑞丽;极端洪水和低温条件下的土石坝安全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莹;波浪作用下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体海床响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杜西岗;具有减压平台的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与稳定性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晓磊;邯郸粉质粘土Duncan-Chang模型及应力—应变归一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彭锋;端面状态对沥青混合料强度影响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妮娜;刘西拉;;从结构工程的角度看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的破坏标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2 唐光普;刘西拉;;基于唯象损伤观点的混凝土冻害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3 刘慧;杨更社;田俊锋;徐江;;冻结岩石细观结构及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4 A.R.泰斯,J.L.奥利丰特,朱元林,Y.纳卡诺,T.F.琼肯斯;用脉冲核磁共振法及物理解吸试验测定的冻土中冰和未冻水之间的关系[J];冰川冻土;1983年02期
5 赖远明,吴紫汪,朱元林,廖全荣;大坂山隧道围岩冻融损伤的CT分析[J];冰川冻土;2000年03期
6 朱立平,W.B.Whalley,王家澄;寒冻条件下花岗岩小块体的风化模拟实验及其分析[J];冰川冻土;1997年04期
7 赵杰,姜亦忠,王伟男,童茂松;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岩石孔隙结构的实验研究[J];测井技术;2003年03期
8 王洪强,付晨东,井连江,姜亦忠;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岩石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2005年02期
9 肖立志;岩石核磁共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测井技术;1996年01期
10 赵永利,孙伟;混凝土材料疲劳损伤方程的建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权;岩石核磁共振及其在渗流力学和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1年
2 徐光苗;寒区岩体低温、冻融损伤力学特性及多场耦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全胜;冻融条件下岩石细观损伤力学特性研究初探[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岩,王根旺,陈福刚;以损伤变量为特征的岩石损伤理论研究进展[J];爆破;2004年01期
2 陈铸曾 ,郝松林;损伤变量和有效应力[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3 刘红岩,胡刚;有关爆破损伤变量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爆破;2003年03期
4 王学滨,海龙,黄梅,潘一山;岩样单轴拉伸损伤不均匀性分析——第一部分:基本理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5 唐晓军;许江;闫兵;;基于声发射损伤变量的岩石疲劳演化描述方法[J];土工基础;2013年06期
6 金解放;李夕兵;殷志强;邹洋;;循环冲击下波阻抗定义岩石损伤变量的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5期
7 王以明;周亦涛;周庆东;杜西岗;;岩土应变损伤变量测度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年01期
8 吴建营;李杰;;混凝土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的数学和热力学表述[J];工程力学;2009年S2期
9 J.L.Chaboche,俞稼i,
本文编号:1705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70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