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分析及布局优化研究——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06 02:20

  本文选题:风景园林 切入点:公园绿地 出处:《中国园林》2015年06期


【摘要】:研究通过GIS建立以道路网络为基础的道路矢量数据库和包含公园面积、入口、名称等诸要素的城市公园数据库,基于道路网络与公园入口综合分析得出的服务范围的不规则性,对不同的公园类型分别进行公园服务半径分析计算,得出4种服务盲点类型:真空盲点、车行服务盲点、步行服务盲点和隐形盲点。不同类型的盲点可以为选址分析提供依据,与盲点区的用地性质、自然条件一起指导如何新增公园绿地,而盲点的类型也可用于控制公园的功能与定位。运用GIS对城市公园绿地布局进行分析,可切实将城市居民休闲需求与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从而优化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oad vector database based on road network and the urban park database including park area, entrance and name are established by GIS, and the irregularity of service range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oad network and park entrance.By analyzing and calculating the service radius of different park types, four kinds of blind spot types are obtained: vacuum blind spot, bus service blind spot, walking service blind spot and invisible blind spot.Different types of blind spots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site selection analysis and guide how to add park green space together with the nature and natural conditions of blind spots and the types of blind spots can also be used to control the functions and positioning of parks.Using GIS to analyze the layout of urban park green space can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leisure needs of urban residents with the spatial layout of park green space and optimize the spatial layout of park green space.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景观乡村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301002A)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区域农村绿化规划研究”(编号11CAJ004)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江苏省功能复合型现代农业景观模式与技术研究”(编号NY-02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共同资助
【分类号】:TU986;P2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博;宋云;俞孔坚;;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彭晋福;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3 张颖;王铮;周嵬;刘筱;闫丹;;韦伯型设施区位的可计算模型及其应用[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4 肖华斌;袁奇峰;徐会军;;基于可达性和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研究[J];规划师;2009年02期

5 周廷刚,郭达志;基于GIS的城市绿地景观引力场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6 李小马;刘常富;;基于网络分析的沈阳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J];生态学报;2009年03期

7 刘常富;李小马;韩东;;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J];生态学报;2010年19期

8 许浩;利用高精度卫星图片分析日本东京都中心区绿地[J];中国园林;2003年09期

9 马林兵;曹小曙;;基于GIS的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评价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素娟;李春友;常二梅;刘千里;赵志江;杨建民;;汤河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评价及生态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2 徐志虎;绪立渊;;城市公园绿地周边环境管理研究——以上海市城市公园绿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3 余双燕;钟业喜;;基于GIS的城市公园可达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4 李艳;姚崇怀;;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景观生态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5 李鹏波;吕晶;Katia Balassiano;吴军;;公园的适宜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6 陈翠玉;;柳州市东堤游园滨水绿地植物群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7 陈雯;王远飞;;城市公园区位分配公平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贺晓辉;安慧君;于靖裔;翟守敬;柳振龙;;城市绿地景观可达性分析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9 尹峰;吴步旭;余有山;艾德武;;城市人防工程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评价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10 丁飞;胡群霞;周志翔;;武钢工业区绿地景观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军飞;李延明;;城市绿地应急避险功能的研究进展[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2 刘孝富;舒俭民;张林波;;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厦门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刘锴;;时距圈划分的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以上海市一日交流圈研究为例[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红亮;刘钊;张远智;符启基;;GIS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刚;;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A];北京奥运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文集[C];2002年

6 吴菲;李树华;张志国;;1995年以来北京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7 申世广;费文君;李卫正;王斯卉;;可达性方法指导下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以栾城县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王鹏程;周志翔;丁飞;郭尔祥;叶贞清;彭行梅;;武钢工业区绿地景观评价方法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邵润青;段进;;基于Hopfield网络的城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体系[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翁一峰;任夏婧;;转型期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无锡市中心城区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滋雨;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肖英;基于“两型”城市构建的长沙城市森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宋秀华;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玉凤;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健;天津海河综合开发规划的实践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肖静;岷山地区自然保护区空间优化布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于苏建;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综合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庆日;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宇琼;北京市郊野公园体系研究及发展策略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韩筱婕;基于城市热岛减缓的湖泊湿地景观功能连通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鹏;城市公园改造中文化的延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小洁;基于EI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周磊;再生建筑与景观[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实花;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平;城市滨水绿化景观可持续性与生态建设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唐碧云;株洲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袁荣焱;植物景观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雯;王远飞;;城市公园区位分配公平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博;宋云;俞孔坚;;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车生泉,宋永昌;城市绿地景观卫星遥感信息解译——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2期

4 周廷刚,陶康华;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统建设[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2期

5 李秀珍,肖笃宁;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02期

6 朱明,于兰军,李建龙;基于MapInfo的城市房地产绿地可达性查询系统开发——以上海市浦东区(内环线)为例[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1期

7 尹海伟;徐建刚;;上海公园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8 王缉宪;易达规划:问题、理论、实践[J];城市规划;2004年07期

9 俞孔坚,叶正,李迪华,段铁武;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8年04期

10 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彭晋福;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苏建;袁书琪;;基于网格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研究——以福州市主城区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陈秋晓;万丽;杨威;;基于出行距离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以乐清市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年03期

3 李博;宋云;俞孔坚;;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可达性指标评价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高祥伟;费鲜芸;张志国;窦长娥;顾晶晶;王婷;;基于卷积运算的城市公园绿地聚集度评价[J];生态学报;2014年15期

5 鄢进军;秦华;鄢毅;;基于Huff模型的忠县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6 黄曦涛;李怀恩;张瑜;谢露蓉;;基于人口离散化和交通网络分析的西安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与评价[J];遥感信息;2014年04期

7 李丹燕;广州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特征及其效益分析[J];生态科学;1999年03期

8 王晓明,李贞,蒋昕,廖文波;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效应的定量评估[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年04期

9 王都伟;高兴春;刘朝阳;周小蓉;;应急避险系统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建设与应用[J];城市与减灾;2006年05期

10 江明俊;李沛鸿;;基于ArcEngine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实现[J];科技广场;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玎;王越;;保育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历史文化实物[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树华;;东京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历史发展、课题与目标[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3 张继红;白伟岚;;2001年美国城市公园绿地考察报告[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01年

4 申世广;费文君;李卫正;王斯卉;;可达性方法指导下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以栾城县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价值和免费开放后的生态保持[A];中国公园协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6 霍瑜;;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差异性研究——以浦东新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7 张军飞;李小龙;顾纲;;城市公园绿地的人性化探讨——以石嘴山市城市公园绿地梳理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8 于绍华;;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城市公园绿地的考察报告[A];中国公园协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9 谢军飞;李延明;李树华;;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研究(英文)[A];Selected Papers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C];2008年

10 章银柯;马婕婷;王恩;包志毅;;城市公园绿地长期固碳效益评价研究——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例[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海燕;本市今年再添20处大型城市公园绿地[N];北京日报;2007年

2 记者 郝健 佟永宏;北京将新增城市公园绿地700公顷[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3 崔中 汪怡民;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全力推进[N];黄山日报;2010年

4 记者 周芬棉;城市公园绿地严禁经营性开发[N];法制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郭泽莉;防灾公园建设要立规范重规划[N];中国花卉报;2008年

6 记者 吕毅 实习生 吴月秀;构筑独特的滨江山水城市公园绿地系统[N];芜湖日报;2011年

7 惠平 李轩;北京免费公园比例达78%[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8 汤莉;山水新安 绿色建德[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通讯员 宁建新;提升功能 惠及百姓 加快实施城市绿道建设[N];南京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夕;北京大建公园[N];北京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秀华;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陈蓉;城市公园绿地主题的确立与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晏海;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兵;开放性城市公园绿地边界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高骆秋;基于空间可达性的山地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探讨[D];西南大学;2010年

3 刘彦;杭州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陈丹;城市公园绿地各类边缘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苗琨;城市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笪飞;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化管理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冬福;城市公园绿地宜人化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博;基于引力多边形的哈尔滨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郑玉俏;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施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10 姜文哲;城市公园绿地边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本文编号:1717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717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6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