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两层钢管混凝土柱与组合梁单边螺栓端板连接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10:01

  本文选题:半刚性连接 + 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 ; 参考:《土木工程学报》2016年10期


【摘要】:为揭示半刚性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破坏形式,对2榀两层单跨钢管混凝土柱与组合梁单边螺栓端板连接组合框架进行拟动力试验研究。该试件的梁柱连接节点形式为平齐端板或外伸端板连接,组合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试验影响参数为柱截面类型和端板类型。研究了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响应,分析了滞回性能、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等,评价了梁柱半刚性连接和楼板组合效应对组合框架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半刚性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特性。在柱截面宽度和含钢率相同条件下,采用单边高强螺栓端板连接方式,圆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的最大位移响应和累积耗能比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大;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的水平承载力和初始刚度优于圆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研究成果将为我国装配式组合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form of semi-rigi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mposite frame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the pseudo-dynamic test of two composite frames with two-story single-spa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and single side bolt end plate of composite beam was carried out.The joint form of Liang Zhu connection of the specimen is horizontal and horizontal end plate or extended end plate connection, the composite floor slab is reinforced truss floor board, and the test parameters are column section type and end plate type.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El-Centro seismic wave are studied. The hysteretic performance, stiffness,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ar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s of Liang Zhu semi-rigid connection and floor composite effect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frame structure are evaluated.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mi-rigid CFST composite frame has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Under the same column section width and steel content ratio,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response and cumulat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FST composite frame are larger than that of CFST composite frame.The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and initial stiffness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tube composite frame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circular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mposite frame.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sig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assembled composite structure in China.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158、5117815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838)
【分类号】:TU39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戎伟,赵滇生,胡毓敏;半刚性螺栓端板连接撬力作用分析及计算[J];安徽建筑;2005年05期

2 王乐意;钟强;;端板连接钢框架抗震及抗风作用分析[J];化工设计;2008年04期

3 王海荣;;浅谈半刚性端板连接的撬力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28期

4 石永久;施刚;王元清;;钢结构半刚性端板连接弯矩-转角曲线简化计算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5 张成雷;;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应力集中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年02期

6 孙玉萍;冯东海;王万祯;胡彦政;;端板连接的半刚性对钢框架性能的影响[J];甘肃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7 温殿伟;张杰;;钢框架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计算方法探讨[J];四川建筑;2007年06期

8 ;地震作用下端板连接的特性[J];钢结构;2008年01期

9 ;加劲外伸端板连接的弯矩-转角性能分析[J];钢结构;2008年03期

10 王安;张成雷;李凌霄;陶登科;;关于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受力属性的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堂;黄正觉;邵冰;;外伸端板连接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参数分析[A];钢结构技术与工程应用最新进展——2014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年会和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曹现雷;张之峰;周学军;;浅谈梁柱端板连接在“T形等效原则”下的承载力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慧敏;施刚;;钢结构大承载力端板连接设计方法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施刚;范浩;王元清;丁大益;;大承载力端板连接及其工程应用[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伟;金小群;童根树;;外伸端板连接中的螺栓撬力有限元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伟;许钧陶;;外伸端板连接中螺栓拉力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璐;廖新军;石永久;王元清;;节点刚度对端板连接悬臂梁变形的影响分析[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万馨;陈明;朱小娟;;梁柱半刚性外伸式端板连接的有限元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史伟伟;王静峰;盛宏玉;姚斌;;高温下方钢管柱与钢梁外伸端板连接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10 张石磊;;多层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施工中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施刚;钢框架半刚性端板连接的静力和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郭兵;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3 王涛;端板连接弯矩—转角关系及半刚性钢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石文龙;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成;基于相关性端板连接本构关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苏云鹏;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的强度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3 柳春阳;钢结构平齐端板连接数值模拟和实用计算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范浩;特殊构造端板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5 文天鹏;端板连接组合节点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6 金明;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付慧琼;轻型门式钢架结构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承载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维伟;单面锁紧螺栓端板连接钢框架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邓景龙;弯矩和轴拉力共同作用下梁柱平齐端板连接的性能[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10 刘伯顺;端板连接钢框架半刚性节点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5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735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