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滞回性能影响因素数值分析
本文选题: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 + 滞回性能 ; 参考:《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摘要】:为了研究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不同设计参数下37个足尺试件的有限元拓展分析,揭示了变化参数对滞回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滞回性能指标需求,再生混凝土可以应用于方钢管混凝土工程承重结构之中。随着含钢率的增加,滞回曲线饱满度、初始弹性阶段刚度、峰值承载力和延性逐渐增大。随着钢材牌号的增大,试件滞回曲线饱满度、峰值承载力逐渐增大,而初始弹性阶段刚度、延性受影响较小。峰值承载力、延性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但在同一级加载位移下的耗能系数逐渐增大。随着长细比的增加,滞回曲线的饱满度越来越低,试件的峰值承载力、延性和同级加载位移下的耗能系数明显减小。随着高宽比的增加,初始弹性阶段刚度、峰值承载力和延性逐渐提高,但同级加载位移下试件的耗能系数逐渐减小。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recycled concrete filled square steel tube columns, the finite element expansion analysis of 37 full-scale specimens under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and the influence of varying parameters on hysteretic performance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ycled concrete can be applied to the load-bearing structure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tube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hysteretic performance index. With the increase of steel content, the hysteretic curve fullness, initial elastic stiffness, peak bearing capacity and ductility increase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teel grade, the hysteretic curve of the specimen is satiated, and the peak bearing capacity increases gradually, while the stiffness and ductility of the initial elastic stage are less affected. The peak bearing capacity and ductilit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but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s gradually under the same loading displace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slenderness ratio, the satiety of hysteretic curve becomes lower and lower, and the peak bearing capacity,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pecimen under the same loading displacement decrease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spect ratio, the stiffness, peak bearing capacity and ductility of the specimen increase gradually in the initial elastic stage, but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pecimen decreases gradually under the same loading displacement.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2017年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16年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henan-0006-2016AQ)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560008) 焦作市2015年科技计划项目资助
【分类号】:TU39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宏,顾强;钢梁考虑损伤的滞回性能分析[J];工业建筑;2001年09期
2 胡秀英;张文元;;轴力对巨型钢柱滞回性能的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6期
3 张文元;张耀春;;空间受力巨型钢柱滞回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结构;2007年01期
4 郑宏,顾强;钢方管截面柱考虑损伤的滞回性能分析[J];力学季刊;2001年04期
5 贾明明;张素梅;;抑制屈曲支撑滞回性能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张文元;胡秀英;;加载对巨型钢柱空间滞回性能的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5期
7 高尔新;王永贵;;防屈曲支撑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2期
8 贾子文,龚永忠,于安林;Y型支撑钢框架耗能段滞回性能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陈以一,周锋,陈城;宽肢薄腹H形截面钢柱的滞回性能[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4期
10 武振宇;高洋;;K型间隙方管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林;苏明周;顾强;;位移加荷方式对支撑滞回性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2 邵永松;;焊接T形支撑杆件滞回性能模型的模拟分析[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3 赵欣;吴迈;刘晓孟;;钢—混凝土组合梁滞回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婷;赵楠;聂建国;张勇;马凯;;型钢混凝土柱-钢桁架节点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宏;俞茂宏;顾强;;结构钢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及钢构件滞回性能的计算机分析[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连尉安;张耀春;;钢支撑滞回性能模拟及疲劳寿命评估[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晓宇;王铁成;杜喜凯;陈敖宜;;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的试验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8 李海锋;罗永峰;李德章;丁大益;;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偏心常轴压箱形钢柱滞回性能的有限元模拟[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董磊磊;潘宏;杨晓东;;梁柱角钢连接的滞回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方有珍;顾强;;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RC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丁玉坤;无粘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滞回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张扬;Y型矩形管节点滞回性能与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孙国华;半刚接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滞回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颜鹏;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凯;新型组合钢梁柱栓焊节点的滞回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秦海;基于桥墩地震破坏模式的滞回性能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余非;梁端腹板削弱型钢框架滞回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刘振文;基于延性交错桁架双角钢T形弦杆在往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张海风;相贯桁架网格结构T型节点滞回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6 章玉婷;折纸型防屈曲支撑的滞回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7 彭翊博;部分填充钢箱—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8 周晔;钢框架—钢板单侧外包混凝土板组合墙结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9 刘新洋;节能型蜂窝钢柱滞回性能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10 高洋;K型间隙方管节点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5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77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