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倾斜桩体系承载力性状分析
本文选题:桩基工程 + 倾斜群桩 ; 参考:《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年12期
【摘要】:预应力管桩在施工中发生桩身倾斜的现象屡见不鲜。为得到承台连接下倾斜桩的承载力特性,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反演得到了合理的土层及桩体参数,之后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承台下有2根桩且其中1根桩为倾斜桩的结构体系,在3种不同倾斜方向工况下的承载力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单根桩体倾斜对承载力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工况1条件下,桩体倾斜对承载力的影响甚微;桩身轴力随着桩体倾斜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仅在工况1中倾斜桩的轴力发展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3种工况下桩身弯矩分布特征类似,且桩顶弯矩最大;但是当桩体倾斜方向不同时,桩顶正负弯矩也不同。综合来看,3种工况的承载力大小为工况1工况2工况3。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inclined pile body in construction of prestressed pipe pile is commo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bearing capacity characteristics of inclined pile under pile cap connection, reasonable soil layer and pile body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by inversion of field measured data, and then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tructural system with two piles under the cap and one of which is inclined pile is analyze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ree different tilting dire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ngle pile tilting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especi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orking condition 1, and the axial force of the pil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lined degree of the pile. Only in working condition 1, the axial force of inclined pile tends to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3.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ending moment of pile body are similar, and the bending moment of pile top is the largest, but when the inclined direction of pile is differen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oment of pile top is also different. In a wor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ree kinds of working conditions is 1 condition 1, 2 condition 2 condition 3.
【作者单位】: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5-K3-023)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15ZD37)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2014-JZ-016)
【分类号】:TU4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发云;姚国圣;陈海兵;李镜培;;土体侧移作用下既有轴向受荷桩性状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琳;杨敏;熊巨华;李顺群;;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研究现况与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2 周德泉;杨帆;谭焕杰;;土体中倾斜桩工程性状研究[J];中外公路;2012年03期
3 周德泉;颜超;邓超;;堆载作用下桩体工程特性研究[J];中外公路;2015年01期
4 梁发云;廖晨聪;毛磊;白午龙;;竖向-水平荷载联合作用下单桩性状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3年06期
5 梁发云;李彦初;陈海兵;;冲刷作用下单桩循环加载特性的模型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6 郑俊杰;章荣军;潘玉涛;崔岚;;考虑开挖卸荷及变形耦合效应的被动桩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7 王丽;郑刚;欧若楠;;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effect of soil displacement on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friction pile[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4年05期
8 周德泉;颜超;罗卫华;;复合桩基重复加卸载过程中侧向约束桩变位规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5年10期
9 上官士青;杨敏;李卫超;;被动桩水平位移荷载施加位置的探讨[J];岩土力学;201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章荣军;土体开挖引起的邻近受荷桩基附加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爱军;挡土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及抗滑桩加固边坡简化计算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乐民;软土地基中桥台与桩基础共同作用机理研究与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赵晓波;堆载作用下邻近复合地基的力学性状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
3 秦帅;超深基坑开挖对坑底工程桩受力及位移影响的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4 赵歆;深基坑开挖对坑底抗拔桩受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5 王立志;新建高速铁路灌注桩施工对邻近既有线桥墩—基础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位m8,,杨小平,刘叔灼;基坑开挖中软土侧移形成的曲桩的竖向承载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2 李国豪;关于桩的水平位移、内力和承载力的分析[J];上海力学;1981年01期
3 杨晓杰;邓飞皇;聂雯;李桂刚;;地铁隧道近距穿越施工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4 魏汝龙;大面积填土对邻近桩基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82年02期
5 魏汝龙,王年香,杨守华;桩基码头与岸坡的相互作用[J];岩土工程学报;1992年06期
6 杨敏,朱碧堂,陈福全;堆载引起某厂房坍塌事故的初步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7 陈福全,杨敏;地面堆载作用下邻近桩基性状的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炜;泥岩地基中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特性试验研究[J];河南科学;2005年03期
2 赵建忠;王干;兰宏亮;;苏州地区超长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特性分析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2年03期
3 丁政;任振雷;;预制静压桩承载力特性试验浅析[J];河南建材;2006年03期
4 武科;薛洪福;陈榕;李术才;;吸力式桶形基础多桶组合结构承载力特性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5 谢义华;季志平;陈伟祥;;丽水地区老粘土承载力特性的初步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S1期
6 王旭,于志强;桩底压密灌浆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J];建筑结构;1998年11期
7 贾媛媛;路军富;赵冉;王慧英;;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钢管桩承载力特性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黄跃群;刘耀儒;杨松林;;复合桩基础桩-土-承台承载力特性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9 崔振清;赵岗飞;张孟喜;杨德生;王蛟洋;;贯穿含深厚建筑垃圾土地基的预应力管桩承载力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10 岳建伟;谷岩;;速成墙板的特性及设计方法[J];建筑技术;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剑;龚书浩;赵海生;;泥岩地基中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特性动静载试验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翟晓炜;静压管桩全过程压力量测及承载力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2 李灿;大直径钢管桩水平承载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树杰;海上风机吸力式多桶组合基础承载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84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78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