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的“软化”研究
本文选题:室内空间 + “软化” ; 参考:《青岛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居住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室内空间设计的需求,人类从最初的洞穴用来遮风避雨发展至今,居住生活空间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因此对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也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当今的居住空间一方面是规划空间布局,设计空间构造等方面称之为“硬化”空间,因为其仅是空间大结构上的变化,“硬化”空间容易带给人们空洞生硬的感觉;另一方面是通过家具、家居饰品、装饰物等元素丰富室内空间,增加空间的感染力等方面称之为“软化”空间,因为其多变性,可装饰性强,“软化”空间能营造出一所既实用、舒适,又能充分体现主人的生活情趣、文化素养和社会身份的住宅。当今社会人类对空间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渴望协调与空间和环境的关系,达到宜人舒适的生活空间。本篇论文以满足多元化的室内设计空间需求为切入点,主要以资料收集、案例分析、归纳重点并根据收集的资料总结室内设计“软化”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软化”相关概念的阐述,挖掘“软化”的理念分析及其相关依据。纵观国内外部分经典案例做比较,研究其中存在“软化”现象,从而总结出室内空间“软化”设计的实现途径。
[Abstract]: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ocial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people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so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living conditions. Simple functionality and practicability can no longer meet the human demand for interior space design. Since the original cave was used to shelter from the wind and rain, the living space has a deeper meaning. Therefore, the interior design of living space also puts forward the request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On the one hand, the living space is called "hardening" space in the aspects of planning space layout and designing space construction, because it is only a change in large space structure, and "hardening" space is easy to give people a feeling of emptiness and rigid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called "soften" space through the elements of furniture, household ornaments, ornaments, and other elements, and increases the appeal of the space, because of its variability and decoration. "soften" space can create a house that is practical, comfortable, and fully embodies the host's interest in life,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and social identity. In the present society, the demand for space is diversified, and people are eager to coordinat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 environment to achieve a comfortable living space. This paper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a wide range of interior design spac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mainly to collect data, case analysis, summarize the focus and summariz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interior design "softening"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ed data. Through expounding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softe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softening" and its relevant basis. By comparing some classical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henomenon of "softening", and sums up the way to implement the design of "softening" in indoor space.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3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奇;室内设计中的反思[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祁今燕;我国21世纪室内设计发展探述[J];建筑;2000年10期
3 ;室内设计七个趋势[J];建材工业信息;2000年Z1期
4 刘伟峰;人性化室内设计的几何倾向[J];南方建筑;2000年01期
5 刘珂;巧思妙构现真情 无锡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04期
6 沈雷;数码时代与室内设计形式[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04期
7 陈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室内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04期
8 谢剑洪,刘珂,黄玲;小空间的大趣味──北京点石98设计公司室内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06期
9 黄玉枝;打开新时代的注解——莲花物业咨询公司室内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08期
10 陈耀光;中国风·江南情──杭州城隍酒楼室内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彩霞;尼书军;李思源;;当今室内设计之我见[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2 赵爱玲;刘磊;;室内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3 李万军;魏欣;;室内设计——人·居·环境的新篇章[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王涛;邹广天;;室内设计创新的历史周期与动态模型[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5 刘乃德;李福杉;高峻;;绿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7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焕旭;安建德;;浅谈国内外室内设计的发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7 马世泰;任泽粟;;浅析室内设计的地域性——以沈阳地区室内设计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杨杨;;中国风·中国韵[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孙成财;;范例教学理论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国华;;室内设计中的建筑物理问题[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吕松华;住宅内设计的发展趋势[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董万存;室内设计必由之路──创新[N];广东建设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谈健;多元化:中国室内设计的路向[N];广东建设报;2005年
4 小健;室内设计七大新趋势[N];广东建设报;2005年
5 上海荣欣装潢田林分公司设计师 穆佳健;空间,,室内设计的主体[N];辽宁日报;2000年
6 陈永昌;从创新谈“室内设计”之路[N];中国建设报;2003年
7 王言;室内设计七个趋势[N];建筑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陈曦;室内设计的地域性敢问路在何方[N];中华建筑报;2001年
9 左源源;室内设计人才供需矛盾凸现[N];广东建设报;2007年
10 申飞;将生命注入设计中[N];广东建设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忠翠;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研究(Ⅱ)[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刘树老;室内设计系统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王涛;室内设计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董赤;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青萍;解读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7 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8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琳;新文化语境下室内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罗静;住宅生态室内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_";我国室内设计特色的思考与探索[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4 周波;当代室内设计教育初探[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5 李颖;基于书法艺术理论浅析室内设计创作[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赵胜波;室内设计批评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杲晓东;室内设计的本原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谭仁萍;生活方式与室内设计关系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夏永琳;当代地域性室内设计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周静海;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理论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5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79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