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双排桩受力变形的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6 16:14

  本文选题:双排桩 + 桩间加固 ; 参考:《施工技术》2015年S2期


【摘要】:以武汉市凯德广场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和现场监测对双排桩进行受力变形研究,经对比分析可知:前后桩桩身位移、应力随深度变化曲线基本呈"S"形或反"S"形;桩间土体加固可减小桩身位移、应力,但不改变桩身受力机理及位移、应力随桩身的变化规律;前后桩受力相似,上端都受到向坑内的弯矩作用,单桩桩身坑内侧主受压,坑外侧主受拉,而桩底端受力刚好相反;桩中心线轴向应力不为零,桩身受土体侧摩阻力和连梁轴向拉压荷载作用;桩间土加固后,桩、土间整体性更强;双排桩桩间连梁主受拉;坑内预留土体深层水平位移随深度基本呈线性变化。
[Abstract]:Based on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project of Kaide Square in Wuhan City, the deformation of double-row piles is studied by using Midas GTS NX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d field monitoring.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displacement of pile body before and after, The curve of stress variation with depth is basically "S" or "S" shape, the soil reinforcement between piles can reduce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of pile body, but it does not change the stress mechanism and displacement of pile body, and the variation rule of stress with pile body is similar. The upper end of the pile is subjected to bending moment in the pit, the inside of the single pile is under pressure, the outside of the pit is pulled, but the stress 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pile is just the opposite, the axial stress of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pile is not zero, the pile is subjected to the friction of soil and the axial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load of the connecting beam. After strengthening the soil between piles, the integrity of the soil is stronger; the main tension of the connecting beam between the two rows of piles;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deep soil in the pit basically changes linearly with the depth.
【作者单位】: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湖北中建三局建筑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U4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湛,刘冰花;双排桩计算方法探讨[J];东北地震研究;2001年02期

2 王子辉;非连续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2期

3 程筠菁,陈峰,王书增;软土地区双排桩门架式挡墙的分析和应用[J];上海地质;2005年01期

4 汤們;韩雪松;冯莉梅;;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桩间土流失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年03期

5 周应华;;门架式双排桩受力位移特性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6 徐源;郑刚;路平;;前排桩倾斜的双排桩在水平荷载下的性状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7 范秋雁;许胜才;崔峰;;一类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8 平扬,白世伟,曹俊坚;深基双排桩空间协同计算理论及位移反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9 潘旭亮,张钦喜,霍达,杨立刚;双排桩围护结构工作特性数值分析[J];工业建筑;2004年09期

10 戴北冰;王成华;雷军;;双排桩开挖过程的改进有限元分析方法[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平扬;白世伟;曹俊坚;;深基坑双排桩新型设计理论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司马军;傅旭东;刘祖德;;典型二元结构地层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现场测试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明;深基坑双排桩的受力性状分析与工程应用[D];长江大学;2015年

2 龚敏;基坑支护双排桩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王萍萍;双排桩—锚杆支护结构受力性状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4 王丰;门架式双排桩结构理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5 范世英;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空间受力模型及影响因素的三维分析和工程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6 方高奎;双排桩复合锚杆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7 刘帅栋;门式框架结构双排桩内力分析及计算[D];湖南大学;2012年

8 张耀宇;双排桩设计理论分析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史江伟;双排桩—锚杆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靖;考虑尺寸效应的双排桩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6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806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6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