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真空预压作用下桩基负摩阻力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大面积超载 + 相对位移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S1期
【摘要】:结合大面积超载的应力传递特性,提出了用低位真空预压的方法模拟大面积超载作用下桩基的负摩阻力问题.对3×3群桩的负摩阻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土体的分层沉降特性,阐述了不同位置桩基负摩阻力发挥特性,进一步对比讨论了中性点位置的时间效应;结合其他学者的成果,对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位真空预压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大面积超载作用下深层土体的固结特性;桩土差异沉降为5mm时,桩基负摩阻力已发挥80%~90%;角桩的负摩阻力最大,边桩次之,中心桩最小;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加,中性点位置逐渐下移并趋于稳定,中心桩的中性点最高,角桩最低.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stre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area overload, the method of low vacuum preloading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negative friction of pile founda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large area overload. In this paper, the negative friction distribution of 3 脳 3 pile group is studied by laboratory model tes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ed settlement of soil are analyzed, and the exer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gative frictional resistance of pile foundation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re expounded. Furthermore, the time effect of neutral point position is compar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negative friction resistance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other schol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 vacuum preloading method can better reflect the consol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soil under the action of large area overload, when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pile and soil is 5mm, the negative friction resistance of pile foundation has played 80 / 90 parts, the negative friction resistance of angle pile is the largest, and the side pile is the seco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solidation time, the position of the neutral point gradually moves down and tends to be stable, the neutral point of the central pile is the highest, and the angle pile is the lowest. The test results have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02263)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3JCZDJC35300)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资助项目(20130032120053)
【分类号】:TU4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学忠,杨健;浅述桩的负摩阻力产生的原因与有关数值计算及消减措施[J];勘察科学技术;2003年06期
2 刘树洲;浅议桩的负摩阻力[J];山西建筑;2005年10期
3 李艳晖;;浅谈负摩阻力[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8期
4 刘鹏;;浅述桩的负摩阻力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7期
5 徐波;;软土地基负摩阻力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和实用计算[J];铁道建筑技术;2010年S2期
6 苗丽,王俊林,陈家模;桩基负摩阻力的试验与研究[J];河南科学;2002年04期
7 夏力农,王星华;带负摩阻力桩基的设计与检测[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8 孙军杰,王兰民,黄雪峰;黄土地基湿陷时桩的负摩阻力最大值出现深度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9 邱青云,张小敏;对桩的负摩阻力的研究[J];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陈兴坤;基桩中负摩阻力的影响及其对策[J];岩土工程界;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宁;朱苦竹;阚二林;;桩基负摩阻力简化计算模型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2 徐先坤;刘伟涛;叶铁锋;;浅析桩基负摩阻力[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法仁;王旭磊;;桩基负摩阻力的产生机理及计算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张咏梅;陈泽广;史光金;;消除负摩阻力桩的设计与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肖宏;;桩基负摩阻力综述[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袁灯平;;软基桩侧负摩阻力弹塑性分析及几个关键问题[A];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论文集(1995—2005)[C];1995年
7 扁玉明;曹丽蓉;吴如军;;桩基负摩阻力引起基础不均匀下沉的问题处理[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朱彦鹏;赵天时;陈长流;;桩基负摩阻力沿桩长变化的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9 陈企奋;吴中岳;刘荣毅;李成巍;;龙穴造船基地建筑桩基负摩阻力研究[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胥为捷;;软土地基桩基负摩阻力简化计算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晓健;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负摩阻力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2 夏力农;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陈长流;考虑湿陷的大厚度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4 孔纲强;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奎;湿陷性黄土中桩基负摩阻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周松林;加塑料套筒桩负摩阻力特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黄俊文;基桩负摩阻力减阻器的设计与摩阻力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刘辰麟;湿陷性黄土场地挤土成孔桩负摩阻力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贺威;新近填土中桩侧摩阻力的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高志尧;土体压缩性、成桩方式及约束条件对群桩负摩阻力影响的试验研究[D];深圳大学;2016年
7 钟睿;负摩阻力以及桩底沉渣对旋挖桩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李临庆;堆载作用下桩基负摩阻力特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9 段杰;水位升降对桩土特性及负摩阻力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10 贾喜翠;堆载条件下软弱土地基基桩负摩阻力分布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53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85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