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球面三角形网格密肋折板壳的动力特性分析
本文选题:拟球面 + 密肋折板壳 ; 参考:《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摘要】:考虑矢跨比、主脊线刚度、副脊线刚度和边梁刚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混凝土拟球面三角形网格密肋折板壳进行参数化自由振动分析,以考察结构的自振频率及振型特点。结果表明:结构自振频率具有密集分布的特点、成对出现的振型较多,频率-振型序号曲线具有明显的跳跃台阶;低阶振型主要表现为边界附近折板的竖向振动,振动节线大体为脊线;矢跨比对结构自振频率影响较大,建议结构矢跨比采用1/8~1/3;基于结构的传力特点,主脊线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有限,在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前提下,主脊线可采用较小的刚度;结构基频随副脊线刚度的增加而明显增长,增加副脊线刚度有利于提高结构整体刚度;边梁约束作用对结构整体刚度没有明显影响。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factors such as rise-span ratio, main ridge stiffness, auxiliary ridge stiffness and side beam stiffness, the parametric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concrete quasi spherical triangular mesh folded plate shell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and mod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the structure are densely distributed, and there are more vibration modes in pairs, the frequency-mode ordinal curve has obvious jump steps, and the low-order vibration modes are mainly the vertical vibration of the folded plate near the boundary. The vibration nodal line is generally a ridge, and the rise-span ratio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struc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ise-to-span ratio of the structure should be 1 / 8 / 1 / 3.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al force transmiss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ain ridge stiffness to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is limited. The base frequency of the structure increases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iffness of the auxiliary ridge,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stiffness of the secondary ridge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while the restraint of the side beam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568012)
【分类号】:TU3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谦峰,陈平,张荫,赵冬;密肋壁板轻框结构节能住宅体系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01期
2 袁泉,姚谦峰;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工业建筑;2003年01期
3 李伟敏;;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密肋盖结构的特点与应用[J];福建建材;2007年01期
4 李伟敏;;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密肋盖结构的特点与应用[J];福建建材;2007年02期
5 冯文涛;丁永刚;涂成顺;;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河南科学;2011年07期
6 周铁钢,张荫,姚谦峰;密肋壁板轻框结构体系施工技术[J];工业建筑;2003年01期
7 刘彦鹏;冯仲齐;;密肋壁板复合墙体的刚度参数计算[J];山西建筑;2008年25期
8 朱晶晶;;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及抗震性能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06期
9 姚谦峰,周铁钢,陈平,赵冬;密肋轻型节能结构体系[J];施工技术;1999年07期
10 袁泉,姚谦峰;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模型模态及其匹配性分析[J];工业建筑;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蒋方新;尚仁杰;吴转琴;李佩勋;;现浇混凝土密肋空心板的设计计算方法[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2 席秋红;姚谦峰;黄炜;陈国新;;基于损伤性能的密肋复合墙体优化设计[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袁泉;姚谦峰;陈平;赵冬;贾英杰;;密肋壁板轻框结构计算模型及数值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4 林元庆;;超高层密肋空腔楼盖及型钢梁柱节点精细化设计与施工[A];信息化推动工程建设工业化——第四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朱建华;刘哲锋;彭利英;;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夹心楼盖的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声波;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董二卫;密肋壁板轻框结构体系承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翟耀飞;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明达;基于刚度退化和变形组合的密肋复合墙体损伤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攀聪;底部大开间密肋壁板轻框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6 寇艳荣;密肋壁板轻框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吴芳;联肢密肋复合墙体的刚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冯文涛;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9 于瑞红;粮食荷载作用下密肋房式粮仓结构中复合墙体的受力性能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
10 王淼;密肋复合板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与分析[D];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55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85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