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村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选题:3S技术 + 农村居民点 ; 参考:《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土地优化布局研究是对土地的类别、数量、空间结构等进行合理配置,对土地空间位置进行科学布局,并在空间上建立相互联系,使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程度最大化。农村居民点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别,其优化布局有利于节约土地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研究方法也开始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其中,空间统计学与空间分析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伴随着3S技术的长足发展,为数据空间化、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提供了良好基础,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置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丰富了GIS的应用领域。本研究以四川省安县塔水镇3个村为研究区,以空间统计学理论为支撑,以3S技术为手段,综合多种定量分析方法,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三个层次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现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建立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方案拟定的体系。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总体特征、离散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表现为数量多而规模小,分布零散,进一步对村域农村居民点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受到十多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影响,居民点布局已经形成新的布局模式,本研究中将居民点布局模式抽象化为三种:即点状布局模式、线状布局模式、块状布局模式。(2)研究开展对居民点的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发现,研究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主要受地形条件、交通道路、行政村中心、水域及水利设施和耕作环境的影响。在进行缓冲区分析的过程中,随着道路、中心村、水域及水利设施、耕地缓冲半径的改变,居民点的空间格局也呈规律性变化。(3)本研究在综合考虑了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影响基础上,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构建了村域范围的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建议,将居民点分为优集中聚居型、拆迁型和保留型3种类型。综上,论文对村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空间布局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3S技术与其他多种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能够全面地从农村居民点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三个阶段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特征开展研究,最终实现居民点优化布局,同时,空间优化布局方案可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The study of land optimal layout is to mak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land category, quantity, spatial structure, scientific layout of land spatial position, and establish mutual relation in space, so as to maximize the degree of intensive land saving and utilization. As a very important land use category, the optimiz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distribution is conducive to saving land and 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related research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 have also begun to change from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Among them, spatial statistics and spatial analysis have injected new vitality into the study of rural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3s technology, it provides a good basis for data spatialization, data management and data analysis,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spatial layout, and enriches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GIS. This study takes three villages of Tashui Town, 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takes the spatial statistics theory as the support, takes the 3s technology as the means, synthesizes many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from the information obtains,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three levels of information feedback, realizes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and establishes the system of rural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adjustment schem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include: (1) by analyz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discrete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are as follows: large number and small scale, scattered distribution.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village area show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rural land renova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 residential area layout has formed a new layout model. In this study, the residential layout model is abstracted into three types: point layout model, linear layout model, block layout model.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areas are carried out.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study area is mainly affected by terrain conditions, traffic roads, administrative village centers, water bodies,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farming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buffer zone analysis, with the changes of roads, central villages,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the buffer radius of cultivated l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sidential areas also shows regular changes. On the basis of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using the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 of ArcGIS,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spac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village domain, and divides the residential areas into the optimal concentrated settlement type. Demolition type and reservation type three types. In summary, the paper studi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village are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Q3S technology and othe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can comprehensively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from the three stage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Finally, the optimal layout of residential areas can be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patial optimal layout scheme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of rural lan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涛;;皖西地区新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2年05期
2 秦志杰;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规划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建筑学报;1964年03期
3 孟钧,刘国葵,林秉公;徐州地区新农村居民点规划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建筑学报;1983年01期
4 孙宇杰;瞿忠琼;蔡筱;;南京市农村居民点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5 关小克;张凤荣;赵婷婷;方磊;朱泰峰;;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0年07期
6 张强;;关于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的思考——以长株潭绿心地区为例[J];中外建筑;2012年07期
7 李福能;;大型城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科技创业家;2013年13期
8 查家德 ,高承增 ,谢若松;朝鲜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1978年03期
9 龚达麟;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集中与分散问题[J];建筑学报;1983年10期
10 张玉竹;;怎样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从太湖地区农村居民点规划看环境因素的重要性[J];农业工程;198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来璐;李世峰;南国良;谭建欣;程昊;;山地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蔡准;朱忠东;;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蔡准;朱忠东;;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4 廖兴勇;王周辉;周佳松;;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措施研究[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悦;乐亚良;黄锦峰;彭敏;;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谢磊;;当前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黄宏亮;;有序建造农民新居 倾力塑造农村新貌——关于农村居民点建设的调查与思考[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8 孙其伟;;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策与措施探讨[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9 朱凤凯;张凤荣;;都市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珍洁;郑新奇;杨玲莉;;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探讨[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孝平;新农村居民点布点规划通过评审[N];芜湖日报;2010年
2 记者 汤小俊;全国政协委员谢德体建议治治农村居民点无序扩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尹明;构建农村居住新格局[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程伟虹;农村居民点规划控源截污近尾声[N];江阴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相玉梅;灌南加强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管理[N];连云港日报;2011年
6 郑力;泽普加快农村居民点建设步伐[N];中国建设报;2002年
7 王军 滕庆海;句容八成农村居民点通上客运班车[N];镇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彭泺;城镇化建设中应做到三个坚持[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叶春风 秦洁;“要为农民建房搞好规划服务”[N];联合日报;2007年
10 秦路;地大教授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敬峰;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谭雪兰;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佰林;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李君;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曹银贵;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倩;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丹杰;豫北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机时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覃瑜;市域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莉;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康秀梅;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肖君;基于宜居评价的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兵;基于利益主体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决策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李盼盼;基于农民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张旭;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管伟;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整理模式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9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88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