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切缝深度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7 05:21

  本文选题: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 切口梁法 ; 参考:《硅酸盐通报》2016年10期


【摘要】:为了研究预切缝深度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标的影响,对25组5种聚丙烯纤维掺量和5种切缝深度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小梁进行弯曲试验,缝深分别为10 mm、20 mm、30 mm、40 mm、50 mm。弯曲韧性试验及评价方法参照我国《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CECS 13-2009)中建议的切口梁法。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弯曲韧性有显著的提高,切缝深度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标的影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缝深每增加截面高度的10%,弯曲韧性指标feq1、feq2相应的增加10%左右。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re-cut joint depth on flexural toughness index of polypropylene fiber self-compacting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25 groups of 25 groups of self-compacting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trabeculae with five polypropylene fiber contents and five cutting depths were subjected to bending tests. The sew depth was 10mm / 20mm / 30mm / 40mm / 50mm respectively. The flexural toughness tes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refer to the notch beam method recommended in CECs 13-200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exural toughness of polypropylene fiber self-compacting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iber cont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cutting joint depth on the flexural toughness index of polypropylene fiber self-compacting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shows certain regularity. The bending toughness index feq1feq2 increases by about 10% with the increase of joint depth.
【作者单位】: 大连交通大学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P/503)
【分类号】:TU52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启均;日本轻骨料混凝土的最新研究成果[J];建材工业信息;2001年04期

2 戴竞;轻骨料混凝土桥的现状与发展[J];公路;2002年12期

3 ;云南省轻骨料混凝土技术领先国内[J];岩土工程界;2004年02期

4 滇;云南轻骨料混凝土技术国内领先[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4年03期

5 ;西安墙材院轻骨料和轻骨料混凝土研究开发中心[J];砖瓦;2004年11期

6 李寿德;第七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在南京隆重召开[J];砖瓦;2004年12期

7 向晓峰,郭志昆,刘峰,马津渤;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J];工业建筑;2005年S1期

8 蔡路;陈太林;陈磊;何江华;;轻骨料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广东建材;2006年01期

9 应小洋;;泵送轻骨料混凝土的研究[J];浙江建筑;2006年02期

10 杨秋玲;马可栓;;轻骨料混凝土的现状与发展[J];铁道建筑;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烈芳;李荣;宋淑敏;;轻骨料混凝土工程应用案例[A];轻骨料工业发展及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昕成;丁建彤;钟阳;方泰生;甘永辉;郭玉顺;李雪;;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在昆明地区的工程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4 曾春发;曾耀广;关淑君;顾万黎;;轻骨料混凝土在珠海国际会议中心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峰;邓景纹;;桥用结构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段军;丁建彤;郭玉顺;;1000-1400级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与强度关系[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世华;黄嵘;黄修斌;杨华星;杨如碧;陈林;索伟;张传镁;刘启华;甘伟;;结构用轻骨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应小洋;姜天鹤;;泵送轻骨料混凝土的研究[A];施工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9 夏春红;许勤;;长期荷载作用下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变形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10 ;前言[A];“第八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薛羲;轻骨料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熊燕;软地基上起高楼[N];云南日报;2004年

3 李克;国内轻骨料混凝土技术云南领先[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4 陕西隆生建材有限公司 穆建忠;低强泵送轻质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思路及在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N];中国建材报;2011年

5 记者 杨煜莲;轻骨料混凝土模壳格构式墙体构件荣获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N];中国建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喜;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受剪性能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王海龙;轻骨料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与抗冻性能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3 吴熙;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云国;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红云;引气天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6 马骁;基于无机聚合物水泥的新型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邵永健;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季瑶;常温及火灾后轻骨料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辉;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皓;聚丙烯纤维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韧性及其相关性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磊;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程一斌;轻骨料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砌块传热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龙杰;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及微结构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6 蒋磊;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在多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设计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永霞;基于陶粒吸水返水特性的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8 张小云;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彭卫;高性能轻骨料在泵送轻骨料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周永娜;高性能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0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900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