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BIM智能温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选题:BIM技术 + 大体积混凝土 ; 参考:《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6年04期
【摘要】:传统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施工多采用人工监控温度,存在数据采集处理不及时、监测数据准确性差、温度控制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发一种BIM智能温控系统。具体方法为:选择Revit、Navisworks等BIM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控制计算机、温度数据采集设备、自控阀门循环水泵、无线网络通讯及桥接设备、工业集成软件服务器及客户机等搭建温度测控系统;建立温度预警机制并搭载人工智能控制算法,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测温元件传递的数据,系统自动判别温度异常情况并控制冷却水管阀门的开关;在BIM实体模型中标记实际测温点的相对应位置,使系统以三维形式同步直观反映相应测温点位置混凝土温度曲线变化,并提供预警功能。系统在寸滩长江大桥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采集数据准确灵敏且预警及时,温度采集的精确度和效率均得到提高,温度控制较为理想。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mass concrete water cooling construction uses manual monitoring temperatur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is not timely, monitoring data accuracy is poor, temperature control efficiency is low,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BIM is developed. The specific methods are as follows: selecting BIM software such as Revitator Navisworks for secondary development, using control computer, temperature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automatic control valve circulating pump,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bridging equipment, Industrial integrated software server and client set up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set up temperature warning mechanism and car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trol algorithm, through wireless transmission to receive the data transmitted by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ments, 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discriminates the temperature anomaly and controls the switch of the cooling water pipe valve, marks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actu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point in the BIM solid model, and makes the system reflect the concrete temperature curve change of the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point position synchronously and intuitively in three dimensional form. And provide early warning function. The system is tested in the Putan Yangtze River Brid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accurate, sensitive and timely,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emperature collection are improved,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s more ideal.
【作者单位】: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筑智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重庆建设科技计划(2015-2-3)~~
【分类号】:TU755;TU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J];当代建设;2000年06期
2 吕科召,王涛,丛建军;大体积混凝土垂直管换水降温法[J];施工技术;2001年08期
3 戴金铸;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的措施[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4 唐杰锋,吴胜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的仿真计算与监测[J];工程质量;2002年07期
5 李兵;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控制[J];孝感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肖承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对策[J];福建建材;2003年02期
7 罗世友;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3期
8 武素兰;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J];河北煤炭;2004年06期
9 张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控防缝措施[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庞俊禄;金华广场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5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凤真;孔卫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实际工程中的技术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德友;杨俊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3 邱永展;秦翔;;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类施工方案审查的几点建议[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4 耿娟;;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A];铁道工务(铁路房建管理专集)[C];2007年
5 陈亦贤;;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施工控制[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6 郝庆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7 郑海晗;张晓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C];2009年
8 张春艳;张红伟;姜德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6)[C];2011年
9 王咏梅;夏利娟;;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预控[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10 徐晓东;谭晓恒;;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控制及蓄热养护调整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 尹建江 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局设计院监理公司 王宗昌 尹金生;预拌混凝土质量问题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下)[N];中国建材报;2007年
2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杨勇;浅析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措施[N];科学导报;2010年
3 王林波 陈建江 博乐市九洲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论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N];博尔塔拉报;2008年
4 韩利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N];晋中日报;2012年
5 浙江绍兴 冯春华 顾素玲 陈迪伟;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N];建筑时报;2013年
6 水电顾问集团 常作维;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N];中国能源报;2013年
7 裘宝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和预防控制[N];建筑时报;2006年
8 闻慧英;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与预控[N];建筑时报;2007年
9 浙江华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孟文斌邋钱国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防治[N];建筑时报;2007年
10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 刘鸿;试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N];山西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潘武;大体积混凝土非荷载应力的施工系统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2 江昔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机理与应用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杨和礼;原材料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与控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张宇鑫;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张晓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西军;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仿真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桂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问题研究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张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模拟分析及防裂关键技术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8年
3 张雪玉;呼和浩特党政机关大楼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才素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高向东;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控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雷李梅;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及有限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郭全意;基于应力场的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监控与预测[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振德;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发展规律和配比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9 鄂宏;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李秀才;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机理与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21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92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