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单位大院:近当代北京居住空间演变

发布时间:2018-05-31 21:39

  本文选题:单位大院 + 秩序空间 ; 参考:《清华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单位大院是建国以来中国城市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聚居模式,其空间特征反映了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里长期所处的资源稀缺的状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主导和国家领导人追求工业现代化的雄心。论文选取中国政治中心,北京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单位大院是北京城自建国以来居住空间中的主导类型。本文从大院的三个空间层次入手做研究:国家宏观政治架构投射下的秩序空间、单位内部形成的自治空间以及单位成员个体的自发改造空间。宏观层面上,改革开放前北京的社会与政治秩序直接影响着单位大院里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布置。在此视角下,大院空间是抽象的、机械的、概念化的。中间层面上,每一个大院作为自成体系的城市聚居团体,在接受宏观秩序把控的同时也时常会为维护内部利益而与政府发生冲突。内部资源分配的相对独立性使得大院逐渐获得自治性,成为单位成员物质与精神上的依靠。微观层面上,大院成员中的个体通过自发改造空间或建造临时性的构筑物,而在生活中弱化外部秩序对个体空间的控制。在案例调研与居民采访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以上三种空间属性,即秩序性、自治性和自发性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冲突、协作、转化的视角来理解与阐释单位大院中的一些空间现象。通过参照历史城市,这三种空间属性都能够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找到根源。但是,本文认为促成单位大院这一空间组织模式形成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来自于近代以来中国经历的巨大社会变革,这也预示着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大院及其空间属性仍将是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既存现象。在此三层空间的理论模型之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大院空间在当代北京城中的演变与延续。比较当代居住小区与大院可以发现,前者虽然在表面上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但是在市场和政府的两重把控下依然继承了大院空间的秩序性。最后,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北京大院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做了展望。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nit compound has gradually formed a unique pattern of settlement in Chinese cities.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 the state of scarcity of resources that China has been in for a long tim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political dominance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the ambition of national leaders to pursue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The thesis chooses Chinese political center and Beijing as the core research object. Unit courtyard is the leading type of living space in Beijing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three spatial levels of the compound: the order space projected by the national macro-political framework, the autonomous space formed within the unit and the space of spontane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it members. On the macro level,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order of Beijing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directly affects the layout of living space and public space in the unit compound.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courtyard space is abstract, mechanical, and conceptualized. At the middle level, each compound, as a self-contained urban settlement group, often conflicts with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internal interests while accepting the macro-order control.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internal resource allocation makes the compound gradually autonomous and become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dependence of unit members. On the micro level, the individuals in the compound weaken the control of the individual space through the spontane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ace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mporary structures, while the external order weakens the control of the individual space in life. On the basis of case study and resident interview, this paper uses the above three spatial attributes, namely, order, autonomy and spontaneity, as well as the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m.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some spatial phenomena in the unit compou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formation. By referring to historical cities, these three spatial attributes can be foun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 However,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direct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model of the unit compound comes from the great social changes experienced by China since modern times, which also indicates that in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The courtyard and its spatial attributes will still be an unavoidable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hree-storey space,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courtyard space in the contemporary Beijing city. Compared with the contemporary residential district and the compound, the former obtained more freedom on the surface, but still inherited the order of the courtyard space under the dual control of the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looks forward to the possibility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compound.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剑秋;必须强化对居住小区室外单位工程的验评[J];工程质量;2000年01期

2 朱旭玲;关于居住小区建设中有待解决的问题[J];中外建筑;2000年04期

3 黄汇;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节能、节水、节地、治污设计[J];建筑学报;2001年07期

4 ;维也纳阿斯珀恩皮罗滕街居住小区,奥地利[J];世界建筑;2001年08期

5 ;美茵茨居住小区,德国[J];世界建筑;2001年08期

6 夏放;浅谈现代化居住小区设计的几点意见[J];安徽建筑;2001年06期

7 王芳;浅谈居住小区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建设;2002年01期

8 孙晓红,张锡艳,夏文东;浅议大庆市生活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年02期

9 张连华,李黎,何波;创造富有个性的生态居住小区——以河南省南阳市圣园居住小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3年09期

10 张东辉,张少峰;居住小区停车问题研究[J];中外建筑;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兵;位俊涛;;创建生态居住小区初探[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2 刘曜磊;路东灿;;对居住小区建设的思考[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俞露;;浅议低冲击开发技术在中微观规划中的应用——以《深圳市居住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规划指引》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雅楠;马鑫;;浅谈生态居住小区[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轶男;李茜;;构建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统一的居住小区[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6 王启镔;李萍;勇俊宝;;安徽某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排水设计及相关问题讨论[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晴;;居住小区空间组织范式转型:开放性、第三场所与公民美德[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钱国辉;;谈谈常德市居住小区的排水问题[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9 张明华;高羽飞;;应用享特概率方法对居住小区给水设计秒流量的推求[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刘超;;居住小区的道路景观设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文君;省会集中整治小街巷和居住小区[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2 张小林;省会集中整治小街巷和居住小区[N];河北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司玉明;居住小区解决20个村住房难[N];秦皇岛日报;2009年

4 青华;为了家园的宁静[N];厦门日报;2009年

5 邓中生;用活政策推进农民居住小区建设[N];中山日报;2010年

6 ;开封市居住小区管理办法(试行)[N];开封日报;2014年

7 特约记者 铁铮;北京居住小区绿化植被品种单调[N];中国花卉报;2003年

8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 林少培;日本居住小区的建造与开发[N];中华建筑报;2000年

9 记者 佟涛;以“小安全”筑起全市“大平安”[N];保定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曾昀;安静居住小区又添53个[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杨;哈尔滨居住小区绿地植物生态效益及优化配置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朱怿;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D];天津大学;2006年

3 周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晓清;杭州居住小区建设人性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余韵;福州市居住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3 张强;高层居住小区消防组织与景观营造的协调设计及对策浅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邓尹涵;典型聚落空间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的继承与发展[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朱健亮;基于居住小区容积率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连晓刚;单位大院:近当代北京居住空间演变[D];清华大学;2015年

7 陈宸;居住小区区位特征与犯罪率相关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曹卉;杭州地区居住小区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9 曹璐;杭州居住小区雨水管理与环境景观有机结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王春生;居住小区持续更新的探讨[D];清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1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961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