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掺量对浮石轻骨料混凝土气孔分维数与抗冻耐久性的影响
本文选题:分形 + 轻骨料混凝土 ; 参考:《硅酸盐通报》2016年12期
【摘要】:研究了当玻璃纤维掺量分别为0 kg/m~3,0.3 kg/m~3,0.6 kg/m~3,0.9 kg/m~3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并用硬化混凝土气泡分析仪,测出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气孔弦长分布,计算出气孔分布分形维数D(以下简称分维数D)。讨论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在掺入不同纤维掺量的条件下分维数D与抗冻耐久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掺入量的增大,纤维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与分维数D随之变化,当玻璃纤维掺量在0.6kg/m~3时各项指标最优;并且发现10~500μm这一范围内的孔径级配对于抗冻耐久性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Abstract]:The antifreeze durability of pumic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was studied when the glass fiber content was 0 kg / m ~ (3) 0.3 kg / m ~ (3) and 30.6 kg / m ~ 3 respectivel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re chord length of pumic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was measured by using a hardened concrete bubble analyzer. The fractal dimension D of pore distribution is calcul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al dimension D and frost durability of pumic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fiber content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glass fiber content, the freezing durability and fractal dimension D of fibrous pumice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glass fiber content, and when the glass fiber content is 0.6 kg / m ~ 3, the best indexes are obtaine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pore size gradation in the range of 10 ~ 500 渭 m is also an important index for the durability of frost resistanc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MS0120)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云;申向东;康文彪;;渠道衬砌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09年04期
2 潘书云;;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标准及评价[J];河南建材;2009年02期
3 李刚;王林;;引气剂用量与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关系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5期
4 孙凤阁;;早期受冻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J];建筑技术;1985年10期
5 王久良,王德库,梁龙,范世东,黄如卉,韩会生;融雪剂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破坏性影响[J];吉林建材;2000年01期
6 岳静芳;;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的研究及工程应用[J];山东交通科技;2013年05期
7 杜天玲,孟云芳,王治虎;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技术的研究综述[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栾宏图;;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9 栗新燕;;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措施[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0年04期
10 邢明明;;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措施及评价指标[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宝玉;;我国港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标的研究与实践[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林宝玉;;我国港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标的研究与实践[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南瑞芳;水工混凝土材料的抗冻耐久性能劣化规律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5年
2 李锋彬;火灾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3 杨兰州;外包钢管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刘伟;掺废旧轮胎橡胶粉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殷英政;混凝土结构抗冻耐久性设计方法[D];天津大学;2010年
6 朱文凭;基于损伤理论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喜忠;隧道喷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金伟锋;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01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0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