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废弃物再生多孔砖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建筑废弃物再生多孔砖 + 烧结黏土砖细骨料取代率 ; 参考:《新型建筑材料》2016年10期
【摘要】:对不同配合比、不同成型工艺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抗压强度、含水率、吸水率和干燥收缩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烧结黏土砖细骨料取代率和成型工艺对建筑废弃物再生多孔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筑废弃物再生多孔砖不适用于承重墙的砌筑;原料中掺入30%~50%烧结黏土砖细骨料碎片颗粒有利于提高建筑废弃物再生多孔砖的性能;成型工艺中,增加耙动和振动时间对试样的强度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减小试样吸水率和干燥收缩率。
[Abstract]: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moisture content, water absorption and drying shrinkage of recycled concrete porous brick with different mix ratio and different forming process were tested. The effects of substitution rate of fine aggregate and molding technology on the properties of recycled porous brick from construction waste were analyzed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properties of sintered clay bric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enerated porous brick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ad-bearing wall, and the addition of 30% or 50% of the fine debris of clay brick into the raw material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cycled porous brick. The increase of rake and vibration tim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rength of the sample, but it can reduce the water absorption and drying shrinkage of the sampl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桐乡同德墙体建材有限公司;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基金】:浙江省2013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3E080018)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科研项目(浙财建[2012]358号)
【分类号】:TU5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治宪;钱华懋;;建筑废弃物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建筑经济;2008年07期
2 ;重视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J];商品混凝土;2009年03期
3 ;两会代表提出对建筑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的提案[J];商品混凝土;2009年04期
4 谭晓宁;侯学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及产业发展探析[J];建筑经济;2009年12期
5 李景茹;米旭明;丁志坤;王家远;;新建工程建筑废弃物产出水平调查分析[J];建筑经济;2010年01期
6 谢曦;;赴日本、韩国考察建筑废弃物再利用[J];砖瓦世界;2012年03期
7 谢曦;滕军力;;日韩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经验值得借鉴[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2年02期
8 朱姣兰;李景茹;;施工人员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行为意识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2年02期
9 何琼;胡鸣明;竹隰生;;重庆新建住宅工程建筑废弃物产生率实证研究[J];施工技术;2012年21期
10 晁罡;陈丹;张丹;;城市建筑废弃物信息平台建设状况调查及相关建议[J];建筑经济;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之杰;吴少鹏;刘杰胜;;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2 赵之杰;吴少鹏;刘杰胜;;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黄海;;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置及综合利用[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4 ;深圳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5 王武祥;宋颖;;混合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庆帅;冀志江;王静;;建筑废弃物在轻质隔声墙板中的应用[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7 李跃峰;;对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探讨[A];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梦元;;关于青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A];中国砂石协会2012年年会“砂石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邓寿昌;李婉君;;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管理现状-法规建设-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再生资源的效益分析[A];第三届全国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邓寿昌;王正平;张学兵;张新胜;余方;;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与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博林;加大建筑废弃物减排利用 实现社会自然“和谐双赢”[N];深圳商报;2009年
2 记者 杨阳腾;深圳出台建筑废弃物减排利用条例[N];经济日报;2009年
3 陈南;深圳出台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N];中国建材报;2009年
4 记者 杨阳腾;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在深圳投产[N];经济日报;2010年
5 记者 王慧琼;两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投产[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崔娜 王世锋 记者 代桂云;让建筑废弃物变废为宝[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刘兴利;尽早尽快把建筑废弃物纳入循环经济[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孙富强 邱业勇;加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N];联合日报;2010年
9 广东建设报记者 张远铭 通讯员 苗百超;建筑废弃物面临无处栖身[N];广东建设报;2011年
10 ;吉林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新政策[N];中国建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谭晓宁;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行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景矿;建筑废弃物管理成本补偿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佳文;珠三角地区建筑废弃物调研与对策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志红;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政道;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设计阶段建筑废弃物减量化效果评估[D];深圳大学;2013年
4 吴金闯;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管理系统仿真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5 张百慈;广州市建筑废弃物水上运输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赵静茹;绿色生态视角下建筑废弃物管理体系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7 杨婷婷;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建筑废弃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杨钊;道路防护工程的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9 朱毅杰;建筑废弃物减排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袁远;机械力化学改性粉状建筑废弃物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27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2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