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设计重现期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5 20:23

  本文选题:城市内涝 + 设计重现期 ; 参考:《湖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城市频繁发生内涝灾害,暴露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问题。城市排水系统是维持城市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措施。设计重现期既是暴雨强度公式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参数。重现期的选用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为了探究重现期对城市内涝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从设计流量计算方法、设计重现期两方面着手对比研究了国内外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标准,指出我国排水管网设计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国内部分大城市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标准,并以长沙市为例,研究了设计暴雨重现期对暴雨强度的影响。再次,介绍了几种可以适用于城市内涝计算的模型——SWMM模型、STORM模型、Wallingford模型,阐述了城市排水管网模型(Digital Water Simulation,简称DS)的计算原理和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流程。并介绍了模型中淹没分析模块的设计流程与积水深度的计算方法。最后,为了合理地确定长沙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重现期,采用基于社会总投入最低的案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利用城市排水管网模拟系统(DS)软件模拟不同频率暴雨情况下道路的积水情况,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经济分析计算,得到长沙市雨水系统规划适宜的设计重现期标准:对于一般地区重现期推荐取值3年,重要地区重现期推荐取值5年。该研究对提高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frequent waterlogging disasters in cities expose the problems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Urban drainag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engineering measure to maintain the surviv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city. The design recurrence period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rainstorm intensity formula,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ain Water drainage system. Whether the selection of recurrence period is reasonable or not is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currence period on urban waterlogging,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the design standards of Rain Water drainage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are compared from the design discharg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design recurrence period. The problems of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in China are pointed out. The design recurrence period of Rain Water drainage system in some big cities in China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design rainstorm recurrence period on rainstorm intensity is studied by taking Changsha City as an example. Third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models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urban waterlogging calculation, such as SWMM model and store model and Wallingford model, and expounds the calculation principle, model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flow of digital water simulation model (DS). The design flow of the submerged analysis module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depth of water are also introduced. Finally, in order to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recurrence period of Rain Water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in Changsha,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lowest total social investment is used to analyze. The urban drainage pipe network simulation system (DS)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water accumulation of roads under different frequency rainstorms,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carry out economic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he suitable design recurrence period standard for Rain Water system planning in Changsha is obtained: the recommended value for general area recurrence period is 3 years, and for important area the recommended value is 5 years. This study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and economy of urban Rain Water drainag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海明;;南宁全面改造七一总渠[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03期

2 司国良;黄翔;;沿江城市内涝灾害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水利;2009年19期

3 胡盈惠;;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内涝治理[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年02期

4 本刊评论员;;当今城市内涝频发 未来防涝设计先行[J];中国勘察设计;2011年08期

5 袁业飞;;城市内涝 治而不愈的僵局如何打破?——聚焦我国城市“逢雨必涝”顽疾[J];中华建设;2011年08期

6 张越男;郭瑞;;科学排水改善英国城市内涝局面[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9期

7 吴玉成;;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原因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1年06期

8 薛梅;陶俊娥;郭玲玲;;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2年04期

9 ;出现城市内涝 成都5级应急响应[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8期

10 丁燕燕;韩乔;;城市内涝的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J];市政技术;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善余;;黄山市城市内涝与排涝措施[A];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8年

2 郭雪梅;任国玉;郭玉喜;赵彩萍;;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的影响因子及气象服务对策[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范立峰;谢海滨;;防治城市内涝和热岛要以水土保持为基础[A];中国首届城市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白翠霞;陈花;;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A];武汉市第三届学术年会——两型社会与水生态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卓;张越男;郭瑞;刘华;;案例5 国外大都市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6 许丽丽;杨湘毅;;由城市内涝引发的新形势下城市雨水排水体系的思考[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帆;陈芷菁;胡建华;;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内涝预警关键技术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3防汛抗旱减灾[C];2013年

8 庄红波;高瑞泉;饶华炎;;城市内涝监测预警技术的应用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 第四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提高水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推动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C];2014年

9 张怡;;平原中小城市内涝分析——以商丘为例[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6第二届城市气象论坛——灾害·环境·影响·应对[C];2013年

10 马力文;周虎;孙银川;张少波;;银川市城市内涝等级预报[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项目研究员 刘远举;城市内涝中的真问题与假问题[N];东方早报;2011年

2 记者 时明霞;大武口治理城市内涝[N];宁夏日报;2013年

3 陈洁;云南探索建立城市内涝预报机制[N];西部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高月英;根治城市内涝“防”“留”并重[N];云南政协报;2013年

5 李松梧 牛振中;城市内涝防御的“排”与“蓄”[N];中国水利报;2013年

6 记者 李艳红;要把防治城市内涝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牢[N];辽源日报;2013年

7 陈洁;城市内涝 救援有了两栖车[N];中国航天报;2014年

8 通讯员 陈梅 陈卫良 高丽;共同推进城市内涝防御工作[N];中国气象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王硕;城市内涝 如何面对“排”与“留”?[N];人民政协报;2014年

10 姜德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副主任;城市内涝防治的生态保护对策[N];人民长江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资惠宇;广州城市内涝应急处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小伟;融合排水知识的BP网络与水力模型在城市内涝模拟中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志坚;广州市越秀区内涝治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晨;城市雨洪特征对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弓亚栋;建设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探索[D];长安大学;2015年

6 朴希桐;下垫面变化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7 任韶华;现代城市内涝频发下的防涝体系及防涝设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乔宁;城市内涝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袁媛;基于城市内涝防治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10 裴e吽

本文编号:2067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67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c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