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UBC97与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近断层系数对比
本文选题:近断层系数 + 美国建筑统一标准 ; 参考:《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年05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Uniform Building Code》1997使用Ca和Cv双参数确定抗震设计反应谱的方法。UBC97中规定,同时满足4个方面的条件:(1)建筑位于抗震设防4区;(2)断层是发震断层;(3)断层具备发生不小于M_w6.5级地震的能力;(4)断层距小于15 km,才需考虑近断层系数。近断层反应谱与非近断层反应谱主要有等效峰值加速度、等效峰值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3个方面的增大。隔震结构的近断层增大系数不小于传统抗震结构的近断层增大系数。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只规定了隔震结构和进行性能抗震设计的结构,在同时满足发震断层和断层距2个方面的条件,才需考虑近断层增大系数。通过对比发现,UBC97关于近断层系数的规定更加系统、明确和全面。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seismic design by using Ca and CV in < uniform Building Code > 1997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four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1) the building is located in the 4th area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 (2) the fault is a seismogenic fault; (3) the fault has the ability to produce not less than Mw6.5 earthquake; (4) the fault distance is less than 15 km before the near-fault coefficient is considered. The near fault response spectrum and the non near fault response spectrum mainly have the equivalent peak acceleration, the equivalent peak veloc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response spectrum. The near fault increasing coefficient of isolated structure is not less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seismic structure. Th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in China only prescribes isolation structures and structures for seismic performance design. The near fault increase coeffici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only when the seismic occurrence fault and fault distance are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near fault coefficient of UBC97 is more systematic, clear and comprehensive.
【作者单位】: 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所长基金(2013B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K03B0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517) 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5069&E2015070)~~
【分类号】:TU3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宋廷苏;安晓文;阿拉塔;管庆松;;速度脉冲型地震动对隔震结构减震系数影响研究[J];建筑结构;2015年14期
2 周宝峰;;强震观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05期
3 赵凤新;韦韬;张郁山;;近断层速度脉冲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J];工程力学;2008年10期
4 李小军,彭青,刘文忠;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中的场地影响考虑[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4期
5 李小军,彭青;不同类别场地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贺秋梅;地震动的速度脉冲对结构反应及结构减隔震性能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周宝峰;强震观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晓芬;近断层地震动速度脉冲的识别方法及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珊;张郁山;;各类抗震设计规范对设计地震动时程规定的对比分析[J];中国地震;2017年01期
2 郝明辉;王珊;张郁山;;峰值位移输入对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的影响[J];建筑结构学报;2017年01期
3 宋廷苏;管庆松;周宝峰;阿拉塔;安晓文;;美国UBC97与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近断层系数对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年05期
4 陈松;陈卓识;;昆明地区剪切波速测试误差及其对反应谱影响初步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年05期
5 黄兴怀;王能霞;;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主要特点及在安徽地区的调整统计[J];工程与建设;2016年05期
6 赵万松;耿淑伟;;基于设计地震分组的反应谱平台值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年05期
7 宋永正;高贵全;代启亮;董红艳;;某矿尾粉砂土动剪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分析[J];山西建筑;2016年28期
8 宋廷苏;;建筑结构隔震设计思考[J];建设科技;2016年18期
9 薛晓东;赵晋泉;曾金艳;赵向佳;霍魁;;剪切波速的变化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6年27期
10 侯春林;李小军;潘蓉;路雨;;地震动持时对核岛结构设计地基场地非线性地震响应影响分析[J];工业建筑;201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飞;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对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李欣;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3 史大成;区域性场地地震动放大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宝峰;;强震观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3年05期
2 周宝峰;于海英;温瑞智;谢礼立;;一种识别永久位移的新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3 赵凤新;韦韬;张郁山;;近断层速度脉冲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J];工程力学;2008年10期
4 赵凤新;张郁山;;拟合峰值速度与目标反应谱的人造地震动[J];地震学报;2006年04期
5 李新乐,朱f^;近断层地震速度脉冲效应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李小军,彭青;不同类别场地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7 李小军;非线性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种方法[J];华南地震;1992年04期
8 李小军,廖振鹏;土应力应变关系的粘-弹-塑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9年03期
9 苏经宇;王广军;;典型土层剖面的地震反应分析[J];工程抗震;1985年04期
10 符圣聪,江静贝;Iwan模型用于场址动力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玉石;地震动强度及其特征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李明;近断层地震动对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亓兴军;桥梁减震半主动控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4 刘文光;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及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湛;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若干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黄诚惕;希尔伯特—黄变换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白文婷;地震动的脉冲特性与结构破坏之间的关系研究初探[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5年
4 韦韬;近断层速度脉冲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影响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本文编号:2092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9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