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防屈曲支撑巨型结构抗超大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8-07-05 01:50

  本文选题:巨型结构 + 防屈曲支撑 ; 参考:《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为研究防屈曲支撑对巨型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首先采用SAP2000,按照现行规范8度设防的要求,设计了一座48层巨型框架结构,并将此结构的所有普通支撑分别用与其等刚度和等面积的防屈曲支撑代替,得到等刚度防屈曲支撑巨型结构和等面积防屈曲支撑巨型结构,然后对3个结构进行8度、8.5度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巨型结构较巨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有明显减小,且层间位移角变化更均匀;防屈曲支撑巨型结构能达到"大震可修,超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储备。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nti-buckling bracing on the shock absorption control of giant structures, a 48-story mega-frame structure is designed by using SAP2000 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code for 8 degree fortification. And all the common braces of this structure are replaced by the buckling braces with equal stiffness and equal area respectively, and the giant structures with equal stiffness buckling brace and the giant structures with equal area buckling brace are obtained. Then the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of the three structures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rare earthquakes of 8 degrees, 8.5 degrees and 9 degrees.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8 degrees rare earthquake,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of the buckle-proof bracing giant structure is obviously reduced than that of the giant structure,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is more uniform, and the anti-buckling bracing giant structure can be repairable.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target of the super-large earthquake can not fail, which improves the safety reserve of th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1120376、91315301-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K02B01)资助
【分类号】:TU3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翔子;马宁;欧进萍;;十字形内芯含隔离钢管式防屈曲支撑及其滞回性能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远兵,王三会;两种简易可行的砖墙托换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2 卢林枫,顾强,苏明周,申林,胡天兵;交错桁架典型节点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3 周俐俐;袁雪峰;王亚莉;;钢结构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4 李强年;方有珍;王志豪;;广告牌钢构架的力学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5 林贤根;盛尔迈;;双轴与单轴对称工字钢长梁的优化设计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6 傅光耀;王浩;;薄钢铺板对平台主梁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7 熊义泳;刘在今;罗吉祥;;型钢截面拉弯构件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8 占玉林;赵人达;毛学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剪力连接件承载力的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9 付涛;刘永健;;交错钢桁架体系的腹杆布置及其截面形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10 李国强;侯和涛;;钢框架柱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改进建议Ⅰ:实用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璐;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经济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麟,张耀春;巨型结构体系及发展趋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2 谭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改进巨型结构控制性能分析[J];广东建材;2007年11期

3 曹琳;王廷彦;;巨型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郑坚;;建筑视角下的巨型结构[J];华中建筑;2012年04期

5 沈祖炎,陈荣毅;巨型结构的应用与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阚景新;;巨型结构特点及计算模型[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7 戚立;仲德];;当代综合体建筑的巨型结构历史原型溯源与批判[J];建筑师;2012年03期

8 苏健;童根树;;双伸臂巨型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12期

9 丁翔,陆卫明;巨型结构悬挂楼层体系减震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1998年04期

10 宋萌;李博;郑必杰;;浅谈巨型结构体系[J];科技资讯;2009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正良;陈枫;郭莹;;高层建筑巨型结构体系顺风效应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2 徐海生;杨金辉;;钢筋混凝土巨型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3 李正良;白绍良;;高层建筑巨型结构体系分析及抗震设计研究——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4 惠卓;;预应力在巨型结构中的应用[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郭之纯;终结“巨型结构游戏”下的狂欢[N];工人日报;2005年

2 大河;“最大建筑浪费国”暗含多少腐败元素[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恒晶;巨型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及简化模型分析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谢绍刚;重庆庆丰国际大厦钢筋混凝土巨型结构分析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5年

3 陈枫;高层建筑巨型结构体系顺风效应分析[D];重庆大学;2002年

4 王继兵;高层巨型结构分析的QR法[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8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98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