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石英粉、矿粉对PHC管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13 17:23
【摘要】:采用石英粉(QP)和粉煤灰(FA)单、双掺制备PHC管桩混凝土,研究了石英粉、粉煤灰对压蒸工艺制备PHC管桩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_(cu))、劈裂抗拉强度(f_(ts))和轴心抗压强度(f_(cp))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水泥混凝土试件相比,掺量在10%~30%范围内,单掺石英粉对提高f_(cu)和f_(cp)幅度效果最明显,在掺量不超过10%时单掺粉煤灰对f_(cu)和f_(cp)稍有提高,超过10%时则会降低f_(cu)和f_(cp);石英粉和粉煤灰在满足f_(cu)和f_(cp)要求的前提下,石英粉和粉煤灰两两双掺有利于提高f_(ts)。与纯水泥混凝土试件相比,无论单掺或两两复掺石英粉、粉煤灰,均可提高PHC管桩混凝土的韧性,而掺入粉煤灰的效果最为明显;SEM分析表明,掺入粉煤灰的压蒸净浆试件中水化产物大孔少,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空间网架结构,有利于提高管桩混凝土的韧性。
[Abstract]:The effects of quartz powder (QP) and fly ash (FA) on cubic compressive strength (f _ (cu),)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f _ (ts) and 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f _ (cp) of concrete prepared by autoclav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pure cement concrete specimens, in the range of 10% and 30%, the effect of adding quartz powder alone on increasing the amplitude of f _ (cu) and f _ (cp)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when the content of fly ash is not more than 10%, the content of fly ash on f _ (cu) and f _ (cp) is slightly increased. When the ratio is over 10, the content of f _ (cu) and f _ (cp); quartz powder and fly ash will be reduced. If the requirement of f _ (cu) and f _ (cp) is satisfied, the addition of quartz powder and fly ash will improve the f( ts). Compared with the pure cement concrete specimen, the toughness of PHC pipe pile concrete can be improved by adding silica powder or fly ash, and the effect of adding fly ash is the most obvious. The large pores of hydration products in the steaming paste samples mixed with fly ash are few, and the space grid structure is more obvious,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oughness of pipe pile concrete.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资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403170)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5JM5165)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金国;;管桩废浆再利用技术研究和应用[J];福建建筑;2009年12期

2 高元军;;大连地区管桩应用探讨[J];建筑安全;2014年06期

3 吴小秒;利用管桩余浆生产加气砼的研制及应用[J];房材与应用;2001年02期

4 蒋元海;管桩水泥的制作方法[J];中国水泥;2003年02期

5 黄红建;赖兆琼;;管桩余浆的成分及其应用的研究[J];广东建材;2005年12期

6 邹猬成;某工程施打管桩的断桩典型案例分析与对策[J];广东建材;2005年02期

7 朱振林;刘鸿雁;;管桩废浆在管桩生产过程中的再利用[J];广东建材;2006年03期

8 黄红建;赖兆琼;;影响管桩余浆成分变化因素分析[J];广东建材;2006年09期

9 张志军;;我省管桩生产用原材及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探讨[J];广东建材;2008年01期

10 汪冬冬;王成启;时蓓玲;张造扬;;大管桩现场取样分析与耐久性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重;;中国管桩企业的明天——细节决定成败[A];CCPA预制混凝土桩专业委员会2009~2010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建华;;促进管桩行业健康发展若干问题的探析[A];预制混凝土木桩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谈维汉;;管桩质量缺陷的原因和预防[A];预制混凝土木桩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中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发展状况及同日本管桩的差距[A];预制混凝土桩——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委员会2007-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蒋元海;;我国管桩行业值得研发的一些技术问题[A];预制混凝土桩——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委员会2007-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振林;刘鸿雁;;管桩废浆在管桩生产过程中的再利用[A];预制混凝土桩——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委员会2007-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魏宜龄;;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管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概况[A];预制混凝土桩——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委员会2007-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于缘宝;;管桩厂节能减排的几项技术措施[A];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邹文刚;;管桩工艺设计中的能源设计和设备选型[A];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重;薛万银;;中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发展状况及同日本管桩的差距[A];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旭明;做东北管桩业的龙头老大[N];长春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杨静;建华管桩携手房企共谋发展之路[N];中国建材报;2012年

3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陈邦立;管桩业上演“三国演义”[N];湖北日报;2014年

4 任军;建华管桩以中国传统理念管理现代企业[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韩庆文;耐久性:管桩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N];广东建设报;2007年

6 成智邋文化;连云港市东浦管桩有限公司发展态势强劲[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赖继红;实现企业与城市共同发展[N];南昌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陆梅 通讯员 胡蕊;37亿元年产值刷新记录[N];中山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陆梅;建华管桩铸造建筑王国“定海神针”[N];中山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旭明;创奇迹 夯实建筑基础 成霸业 还看正兴管桩[N];长春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文进;改进型PH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曾俊杰;高性能管桩混凝土材料设计与节能制备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艳浩;基于聚羧酸减水剂的免蒸压PHC管桩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浪;PHC管桩在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地区的竖向承载力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林海;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冲击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4 傅建舟;软土地基预应力管桩纠偏补强与施工质量控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司徒漫生;非软弱土层预应力管桩竖向承载性能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俊炜;变截面与等截面管桩单桩承载性状及经济对比分析[D];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

7 梁玉国;安徽华建管桩有限公司营销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唐蕾;预应力管桩混凝土回弹测强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何明强;PHC管桩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10 赵祥;PHC管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0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120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3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