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伊犁黄土强烈自重湿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14 17:20
【摘要】:新疆伊犁河谷的黄土,在沉积过程中受大西洋西风环流控制,不同于受东亚季风控制的黄土高原黄土,需要专门研究。对伊犁一大型渠道工程湿陷性黄土渠基的现场大型浸水试验证明,伊犁黄土湿陷性强烈,现场实测自重湿陷量达到352 cm,最大湿陷系数达到0.18(p=200 k Pa),且湿陷具有沉降发展早、速度快和量值大的特点。为了弄清引起伊犁黄土强烈湿陷的原因,开展了伊犁黄土沉积历史调查,及大量的黄土物理、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试验工作,研究表明:伊犁黄土形成年代较晚,沉积过程中气候更为干冷,也基本未经受湿热气候的影响,盐分特别是碳酸钙受雨水淋滤的作用小,是典型的风积黄土样本;伊犁黄土具有天然密度、含水率和饱和度较小,易溶盐含量较高的特点,且其颗粒之间以点接触、架空结构和少胶结形式为主,结构极不稳定,这些因素是造成其强烈湿陷的历史原因和内在原因。
[Abstract]:The loess of the Yili River Valley in Xinjiang is controlled by the westerly circulation of the Atlantic Ocean during the deposition proces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Loess Plateau Loess Plateau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East Asian monsoon. The field large-scale soaking test of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in Yili a large canal project proves that the collapsibility of Yili loess is very strong, the measured collapsibility of Yili loess is 352 cm, the maximum collapsibility coefficient is 0.18 (200 KPA), and the subsidence of Yili loess has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subsidence. High speed and large valu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strong collapsibility of Yili loess, the sedimentary history of Yili loess was investigat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tests of loess physics,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Yili loess was formed in a late age. During the deposition, the climate is more dry and cold, and it is not affected by the humid and hot climate. The salt, especially calcium carbonate, is a typical sample of aeolian loess because of its small leaching by Rain Water, and Yili loess has natural density, low moisture content and low saturation. The high content of soluble salt is characterized by point contact, aerial structure and less cementation. The structure is unstable. These factors are the historical and internal causes of its strong collapse.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新疆伊犁河流域建设管理局;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220,51279171)
【分类号】:TU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靖;骆亚生;郭鸿;付中原;;不同地区黄土的结构性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01期

2 邵生俊;;对“黄土的构度指标及其确定方法”讨论的答复[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3 刘祖典,郭增玉,陈正汉;黄土的变形特性[J];土木工程学报;1985年01期

4 党进谦,郝月清;含水量对黄土结构强度的影响[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8年02期

5 卞敬玲;高原黄土动力特征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陈宏伟;;关于黄土研究的简要综述[J];山西建筑;2009年23期

7 田堪良;马俊;李永红;;黄土结构性定量化参数的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8 王银梅,韩文峰,谌文武;新型高分子固化材料与水泥加固黄土力学性能对比研究[J];岩土力学;2004年11期

9 李晓辉;杜艳霞;李广;;关中地区黄土的动力性质[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10 王朝阳;倪万魁;蒲毅彬;;三轴剪切条件下黄土结构特征变化细观试验[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祖典;郭增玉;陈正汉;;陕西黄土的变形特性[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2 刘祖典;郭增玉;;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分类命名[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晓辉;杜艳霞;李广;;关中地区黄土的动力性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田堪良;张慧莉;骆亚生;张伯平;罗碧玉;;黄土的结构强度及其定量分析方法[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邓洪亮;谢向文;郭玉松;尹金宽;;黄土浸水破坏机理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石坚;李敏;贺建辉;王毅红;;黄土的弹塑性帽盖模型[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夏旺民;郭增玉;;黄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楚华栋;裴章勤;马周全;熊志文;魏佳中;;黄土的工程特性、筑路技术和病害处理[A];中国铁道工程地质世纪成就论文集[C];2005年

9 王存玉;;某工程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自稳能力研究[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大伟;单变量黄土结构势参数及其与增湿变形系数、振陷系数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夏旺民;黄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马栋和;黄土公路边坡坡面冲刷的水—土力学耦合机制及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姚涛;基于三轴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的黄土变形和强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林斌;考虑损伤效应的黄土流变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6 李宏儒;结构性黄土破损变形发展演化特性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7 何青峰;延安Q_2黄土的力学及流变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刘海松;考虑沉积环境和应力历史的黄土力学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邓津;黄土微观结构的区域成土环境与震害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胡再强;黄土结构性模型及黄土渠道的浸水变形试验与数值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朝旭;压实黄土强度和变形各向异性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赵亚楠;基于损伤理论的黄土及黄土边坡渐进破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潘宝骝;庆阳黄土动力特性试验及颗粒流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周飞;甘肃省黑方台黄土斜坡变形特征与滑坡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黄旭斌;引洮总干渠一期工程黄土隧洞围岩增湿动力特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6 胡雪菲;生物碳对寒旱区石油污染黄土中多环芳烃吸附行为影响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吕萌;山西省黄土崩塌地质灾害的现状及水敏感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小波;黄土暗穴对公路的危害及其致灾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9 袁仁爱;铜延一级公路黄土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10 郭靖;中国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22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122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c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