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OPC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8-07-14 20:13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信息交互性、节能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酝酿出了新一代的建筑——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有别于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在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即在建筑中增加各种智能化系统,通过建筑内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来实现建筑“智能化”的功能和应用扩展。在智能建筑发展的初期,各个子系统规模小、控制对象少而简单,可以人工或半自动化方式维护与管理建筑设备,但随着智能建筑中的各个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控制对象增加和设备的分散,同时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和控制等各类信号的传输线缆大量重复的敷设等等都给管理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此需要通过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手段将智能建筑中各类设备和子系统进行集成,更为方便地实现功能的扩展和设备的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经历了采用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阶段。虽然现场总线作为自动化领域的通信技术,可以构成智能建筑的底层网络,但出于对网络开放性、可互操作性的要求以及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集成等各方面因素的考虑,若完全采用现场总线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现场总线的标准不统一、开放性差、互操作困难、设备少、费用高以及集成困难等弊端便逐渐显露出来。OPC技术的出现为消除这一境地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它为工业控制软件的数据通信、异构系统的集成和多层软硬件体系架构提供新的标准。它以软总线的方式成为控制层与上层管理网络数据集成的基础,使得智能建筑的每一系统、每一个设备、能够自由的连接和通信,实现现场设备与控制层和管理层真正开放的互联互操作这一功能。通过对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目的、模式和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PC技术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方法。使用Deiphi7.0开发出了符合标准的OPC服务器。以实际系统集成工程项目为背景,将开发的OPC服务器应用于高科世纪大厦集成管理系统中。研究表明OPC技术在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互操作性的同时简化系统集成环境,除此之外,采用OPC技术的系统集成方法,更易于功能的扩展,使得系统更加开放,是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一种有效途径。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opl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safety, comfort, convenienc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energy saving and so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building is "intelligenc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that is, adding various intelligent systems to the building, through the computer network in the building. Communica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building "intelligent"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expans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scale of each subsystem is small, the control object is few and simple, and can maintain and manage the building equipment manually or semi-automatically, bu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each system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increase of control objects and the dispersion of equi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large number of repetitive laying of transmission cables of various kinds of signals, such as voice, data and control in buildings, has brought great inconvenience to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all kinds of equipments and subsystems in intelligent building by means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integr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expansion of fun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more conveniently. The integration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stage from the traditional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to the field bus control system. Although the fieldbus, as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utomation field, can constitute the underlying network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requirements of network openness, interoperabili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trol network and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If the field bus is used to integrate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the standard of the field bus is not uniform, the opening is poor, the interoperability is difficult, and the equipment is less. The emergence of OPC technology provides a new way to eliminate this situation. It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data communication of industrial control software. The integration of heterogeneous systems and multi-ti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provide new standards. It becomes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layer and the upper management network data integration in the form of soft bus, so that every system and every device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can be freely connected and communicated.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real open interoperation between field equipment and control layer and manage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purpose, mode and technology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integ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integration, and puts forward a method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integration based on OPC technology. A standard OPC server was developed with Deiphi7.0. Based on the actual system integration project, the developed OPC server is applied to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tech Century Building.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OPC technology not only improves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but also simplifies the system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 system integration method using OPC technology is easier to extend the functions and make the system more open. It is an effective way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integr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J];建筑;2012年21期

2 肖卫东;系统集成概念与方法研究[J];国防科技参考;1995年01期

3 袁占亭;论网络与系统集成[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4 吴秋峰;对系统集成的一些认识[J];工业控制计算机;1998年05期

5 江月山;智能化系统集成商的现状评析——住宅楼盘(深圳)智能化应用调查(之四)[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年11期

6 孙明岩;班勇;;基于企业骨干网的物资量管理系统集成[J];工业计量;2002年S1期

7 王悦,孙树栋;系统集成的方法及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系统集成的金戈铁马时代[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年02期

9 杨维迅;;关于建筑中智能系统集成的思考[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7年02期

10 朱良漪;;新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J];现代制造;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志清;;系统集成及其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2 程志伦;范玉青;;钢铁企业系统集成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技术实现[A];冶金企业MES和ERP技术实践论文集[C];2005年

3 赵敏;龚尚福;;网络系统集成的基本策略[A];第十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陈家兴;;关于天津市系统集成发展的思考[A];第十八届中国(天津)’2004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刘建;刘双程;于挺;;未来钢铁企业水系统集成探索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裕辉;于子明;孙宝悦;谷守刚;;输水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与系统集成[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刘建;刘双程;于挺;;未来钢铁企业水系统集成探索研究[A];第三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文集[C];2007年

8 马德惠;孙扬;王锐杰;;比赛专用系统在自行车馆建设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天津)2012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丁金婵;贾志诠;;系统集成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A];第二十二届中国(天津)'2008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杨芳;;PDM系统与建造管理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应用[A];2008年MIS/S&A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裕泉;给系统集成商把脉[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王雁安;感受“新”系统集成商[N];中国经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王玉光;产业链细缝也有大生意 地产系统集成商业态渐明[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4 孙延海;重视人才系统集成[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王婷;前4月软件产业收入增28%[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谢涛 王晓民;系统集成 十年回归路[N];电脑商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陆俨;系统集成商:痛并快乐着[N];机电商报;2006年

8 田申 倪春锋;包头支队“系统集成”助推专勤专教[N];人民武警;2007年

9 林刚;青岛全力推动系统集成产业[N];青岛日报;2008年

10 国防信息技术研究会秘书长 叶路;系统集成是中国软件业希望所在[N];中国电子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桂贤;E-HUB模式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士贤;系统集成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黄全平;JPEG2000算法的VLSI实现及系统集成[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道宇;ZH公司系统集成业务在S地区营销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单云;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系统集成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辛志刚;A公司宁夏系统集成市场营销现状与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陈与篪;ERP中记账模块的web优化和功能拓展[D];天津大学;2014年

5 朱佳钦;SHYD公司系统集成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闫子熙;A广播电视系统集成公司技术部业务流程优化[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魏际洪;既有铁路车站旅服系统集成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6年

8 孙玉娇;LT公司系统集成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冯昊;振华宇光PDM-ERP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李志杰;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22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122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