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斜交网格-RC核心筒结构地震反应能量分析
[Abstract]:Using a certain number of seismic waves and PERFORM-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the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of five high-rise oblique grid-RC core tube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carried out. 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input energy in each energy item under horizontal earthqu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steretic energy dissipation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ysteretic energy between components and layer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ysteretic energy dissipation and damping energy dissipation are the main dissipative forms of input energy, different seismic wave typ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hysteretic energy dissipation, and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is less than the total hysteretic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structure. However,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hysteretic energy in each member. The hysteretic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structure is mainly the plastic energy dissipation of inclined column and connecting beam, the oblique column and connecting beam are the key energy dissipation components,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inclined column and shear wall i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bottom floo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connecting beam is wide.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382) 人才科技基金(604030060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16JQ5082)
【分类号】:TU973.17;TU973.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庆轩,熊仲明,李菊芳;框架结构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间分配的计算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应斌,朱军强;某厂房纵向框架-剪力墙模型试验研究及滞回耗能规律探讨[J];工业建筑;2002年11期
3 肖明葵,白绍良,赖明,刘纲;基于滞回耗能的抗震结构最大位移反应[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4 王丰;李宏男;;基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结构滞回耗能估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刘哲锋;沈蒲生;;高层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2期
6 龙小燕;许欢欢;宋林波;许萍;;基于性能的抗震框架位移及滞回耗能反应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9期
7 盛明强;刘建成;刘颖;;考虑场地类别与强震持时的滞回耗能谱的特征分析[J];地震研究;2007年02期
8 刘哲锋;沈蒲生;;高层混合结构滞回耗能分布规律的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5期
9 孙国华;顾强;何若全;方有珍;;基于滞回耗能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性态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1期
10 罗晓碧;赵明生;池恩安;帅海乐;;爆破振动特性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研究[J];爆破;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肖明葵;王肖巍;边江;;抗震框架结构位移和滞回耗能响应随结构损伤的变化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肖明葵;刘纲;;结构的滞回耗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3 赵明生;池恩安;梁开水;康强;魏兴;;段药量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田洁;田伟;;填充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滞回耗能特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杨伟;夏坚;张力;张伟;叶健;;抗震结构填充墙滞回耗能分析及损伤评估[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盛明强;基于滞回耗能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肖明葵;基于性能的抗震结构位移及能量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李坤;高层建筑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和地震损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希杰;远场地震下K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2 董德立;基于能量方法的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付亮华;基于能量平衡的抗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4 王杜;基于能量的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反应分析[D];湖南大学;2014年
5 蒋蝶;基于滞回耗能的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李永强;基于滞回耗能的Pushover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7 龙小燕;Pushover方法改进加载模式及加载方式的讨论[D];重庆大学;2010年
8 蒋松佑;平面框架(杆系模型)能量分析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徐广洋;多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地震能量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10 谭亚伟;钢杆件轴向荷载作用下低周塑性双重破坏机制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39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13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