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砂埋管道上浮地基破坏机理的离散元模拟

发布时间:2018-08-06 15:31
【摘要】: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建立的砂土中管道上浮模型来研究管道上浮时地基的破坏机理。首先考察不同密实度砂土在不同围压下的宏观力学特性,然后通过土体局部变形和颗粒位移场等微观变量分析不同密实度和不同埋深比对管道上浮地基破坏模式和上浮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伴随土体变形,上覆土体的渐进破坏主要分布在上覆土体区域和管道周围;松砂中,与应力-应变关系类似,上浮抗力随着上浮位移的增长呈硬化性增长,管道周围土体回填进管道下部形成的空隙中,呈现局部流动破坏模式;密砂中,上浮抗力随着上浮位移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规律与应变软化一致,管道上方先剪切形成倒梯形的上覆土楔,然后管道周围土体回填下部空隙形成流动,呈现先整体剪切破坏后局部流动的破坏模式;随着埋深的增加,上浮抗力增加,密砂中以先整体剪切破坏为主,同时局部流动破坏有明显的趋势。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to study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foundation when the pipe is floating. Firstly,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nd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 are investigated. Then the different density and the depth ratio of the buried depth are analyzed by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and the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partic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of the overlying soil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overlying soil area and around the pipeline with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stress strain relationship in the loose sand, and the uplift resistanc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loating displacement, and the soil around the pipe is backfilled in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pipeline. In the gap, the local flow failure mode is presented. In the dense sand, the uplift resistance ri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loating displacement, and the law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train softening. The top of the pipe is first cut into a trapezoid overlying soil wedge, and the soil around the pipe is backfilled to form a flow in the lower space, showing the damage of the local flow after the whole shear fail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buried depth, the buoyancy resistance increases, and the shear failure mainly occurs in dense sand, and the local flow failure has an obvious tendency.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102593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00721100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2158)
【分类号】:TU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润建;;基于混凝土损伤理论的混凝土榫破坏机理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02期

2 ;加快步伐,搞好建筑物抗震研究工作——全国“建筑物地震破坏机理”科研会议在我校召开[J];同济大学学报;1978年01期

3 李清源;;脉冲软X射线对靶板的破坏机理[J];强度与环境;1981年03期

4 M.A.M.赫佐;凌家殭;;在地震作用下坝的破坏机理[J];人民黄河;1982年01期

5 任旭华,夏颂佑,张世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失稳破坏机理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6 张金团;钟会生;;浅析桥梁的破坏机理及检测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0期

7 王步斗;;建筑物经火灾后的破坏机理及检测和修复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4期

8 侯爱军;;石灰岩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J];爆破;2009年01期

9 高方云;;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破坏机理及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11期

10 张仲卿;学术讨论──大直径坝内压力管道破坏机理研究[J];水利学报;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连涛;Shiozawa K;Morii Y;Nishino S;;高碳铬轴承钢超长寿命疲劳破坏机理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冯旭伟;赵宇峰;张箫;陈琼;赵阳;;玻璃纤维方位角对复合材料破坏机理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刘宏伟;谢永亮;刘道永;庄惠平;张海波;;巨厚冲积层中竖井破坏机理与防治措施[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4 刘刚;井绪文;王拓;;软岩硐室破坏机理及修复技术[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4年

5 龚烈航;陆国胜;张晓鑫;吕振坚;;三相磨料射流作用下材料的破坏机理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2年

6 王庆照;林雪礼;井绪文;孔杰;;二次采动煤巷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璐璐;宣海军;何庆;邢军;王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道冲击破坏机理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8 郑恒祥;;混凝土破坏机理与修正的莫尔——库伦准则[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席军;段祝平;;陶瓷涂层材料在横向载荷与强激光共同作用下变形与破坏机理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黄焱;史庆增;宋安;;冰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A];2003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芳;橡胶钢双材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破坏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斌;秦巴山区千枚岩边坡顺层破坏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陈海立;冲破式复合材料易碎盖破坏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曾庆铭;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机理和保护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戴星亮;钢筋混凝土薄壳渡槽破坏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5 吴琴;岩质边坡崩塌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6 马倩;机织物撕裂破坏机理的有限元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7 郎一鸣;腐蚀损伤海底管线破坏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法洋洋;埋件结构拉脱破坏非线性分析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龚文博;混合式交错桁架体系改进形式的承载能力和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张辉;山洪、流冰对桥梁的破坏机理及计算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68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168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d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