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景观理论谱系研究
[Abstract]:In the 90 years since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appeared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the western cultural landscape theory has developed into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and there has been a variety of theories of overlapping competition and staggered evolution. At present, 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ern concept. Whether for the sake of correct understanding or critic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the theory. A thorough combing. Based on the rich and complicated theoretical literature and the core topic of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nature, this paper uses genealogical methods to trace the meaning and evolution of the term "cultural landscape", taking the philosophical stand and thought, ideas, schools and the association of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s as clues. Comprehensive review, combing the western cultural landscape research seven differ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景观学系;ICOMOS-IFLA国际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南贫困地区民族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编号14BSH13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科技项目计划软科学项目“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分类体系及其价值研究”(编号2012-R2-1)共同资助
【分类号】:TU9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旋;林辉;;城市化影响下我国乡村文化景观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5期
2 陈雨虹;;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的文化景观观念及启示[J];山西建筑;2013年11期
3 王燕;张新荣;王新军;;论常州市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J];广西城镇建设;2006年04期
4 郑翔;;构筑大学校园文化景观[J];美术大观;2006年07期
5 肯·泰勒;韩锋;田丰;;文化景观与亚洲价值:寻求从国际经验到亚洲框架的转变[J];中国园林;2007年11期
6 汪瑞霞;;宗教主题文化景观吸引力的构建与提升[J];艺术百家;2008年S1期
7 唐旭;;简谈江南水乡传统文化景观的延续[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12期
8 杨玲;王中德;;差异化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村文化景观的历史成因与未来发展[J];中国园林;2009年01期
9 郭纪;;对文化景观的几点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王越;胡玎;;城市特色文化景观的营造途径之三 特色源于交流[J];园林;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晓卫;孙yN曲;张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文化景观的保护探索——以临海巾山、东湖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2 李晓黎;;景观与精神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整合的无形价值[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赵智聪;;“削足适履”,抑或“量体裁衣”?——中国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辨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智聪;;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文化景观清查项目评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卢一华;;文化体验型绿道模式探索——以礼佛亲海绿道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6 李和平;马宇钢;;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街巷空间演进机制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7 戴代新;;基于文化景观视野的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方法探索——以崇明海洪港创意农业聚集区规划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霍晓卫;李磊;张杰;;文化景观中的传统村寨保护研究——以元阳哈尼梯田全福庄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和平;邢西玲;;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山地历史城镇保护途径——以重庆龙兴古镇保护规划为例[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黄亚平;林小如;姜珊;;武汉江滩文化景观塑造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磊 陈文慧;呼和浩特建成蒙古族建筑文化景观街[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陆尚;有多少文化景观可以重来?![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记者 杨雪梅;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N];人民日报;2011年
4 丛林;吴源文化景观带规划出炉[N];无锡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燕冰 钱怡;城市更新中如何传承文化[N];苏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文艳;营造一园一品特色文化景观[N];西安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林培;以文化为基规划安全之城[N];中国建设报;2013年
8 徐蒙;世博临近,专家热议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何娟娟;坚持文化为魂全面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N];南京日报;2011年
10 陈青峰;抚州构建环城绿色生态圈[N];江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2 赵智聪;作为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认知与保护[D];清华大学;2012年
3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欣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勇;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敏;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村镇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4 柴开明;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特色设计初探[D];山西大学;2014年
5 郑红杏;乡村文化景观的营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思航;中国近代四大避暑地文化景观价值比较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7 贾庆华;晋文化在太原汾河公园景观规划中的表达与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宋振昂;韧性视角下的文化景观可持续再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吴茜婷;贵州省安顺市云山屯“文化空间”变迁与影响因子相关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10 于崧;基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现代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14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21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