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节能型建筑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7 08:29
【摘要】: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按照“先开发后治理”的被动原则,使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步恶化,各种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由此引发的生存问题和环境问题迫使我们深刻地反思,我们必须走环保节能的发展道路,才是长久之计。 建筑应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文旨在探讨环保节能型建筑问题,希望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型的经济体系、人们的生活模式以及社会道德观念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建筑设计理念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发生着相应的改变,那么怎样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正是我们要面对的新的问题。一般建筑的设计理念都是封闭的,这些都与大自然的和谐不相符合。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在强调“适用、健康、高效”的内部环境的同时,也要兼顾与外部环境及周边环境呼应默契。环保节能型建筑就是利用现代技术,强调内部与外部的和谐统一,建筑和环境生态共存。 环保节能建筑的理念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必然是通过很多技术手段来实施,所以环保节能建筑技术的创新改进十分关键,在拥有稳定的环保技术基础上,根据气候条件、材料资源、利用环保节能建筑技术,因地制宜,选择推广行之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和材料。 建筑所涉及的环保节能因素包括水、光、声、空气、热湿环境、废弃物处理。利用环保节能型建筑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环保节能建筑雨水渗透技术、环保节能建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给水系统节水节能技术、绿化节水技术等可以节约用水。环保节能建筑应利用好天然光,自然采光既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又能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面,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让人们心情愉悦,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注意力从而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噪声已经成为现代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产品,其影响面非常广。21世纪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能够提供舒适及个性化的住房环境。怎样才能减少甚至消除室内外的噪声污染,提供安静与宁静的声学环境?可以利用城市规划中的声环境技术、建筑环境中的有源控制技术来降低噪音。当今社会的工作情况是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空间都在室内完成,基本上大多超过了全天时间的80%。室内空间狭小空气不易流通,污染种类繁多,长期积聚在一起使得人们被动地受到这些污染。污染源控制、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环保节能建筑需要达到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方面,它应该为人们提供舒服、安全健康的室内环境。另一个方面,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建筑、环境和人的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环保节能建筑热湿环境保障系统--暖通空调系统创造并维持一种良好的室内环境,,包括人体必须的新鲜空气,合适的空气温度、湿度与流速,有害物质要低于卫生标准。与此同时,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与能源使用,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再利用。工地施工所遗留下来的废弃物,仍然含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把施工附属品和工业垃圾当做能够改良换代的可循环垃圾,经过相应的改造,将能够实现少使用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合理使用自然所带来的能量、美化生活、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通过费用效益分析和SWOT分析可以看到,环保节能型建筑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方面都优于传统建筑。因此,应当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型建筑。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环保节能型建筑的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设场地改善的基础工作;能源利用与大气保护;材料与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等。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被全世界的有识之士认同并倡导,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的理念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追求建筑与人文、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01.5
本文编号:2337137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0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刚;曹经;;被动式太阳房的应用与分析[J];节能与环保;2009年08期
2 严永红;张伟;;绿屋面系统对比研究[J];重庆建筑;2006年01期
3 龙新峰;太阳能烟囱式热力发电技术进展[J];广东电力;2004年01期
4 王长宏;林涛;林明标;钟达亮;;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热电性能的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甘庆军;;蒸发冷却技术在空调中的新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价值工程;2012年02期
6 王竹,王玲;绿色建筑体系的导衡机制[J];建筑学报;2001年05期
7 吴志强;邓雪;;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J];建设科技;2008年06期
8 张建锋,杨家宽,肖波,王秀萍;太阳能烟囱发电技术现状及展望[J];可再生能源;2003年01期
9 毛宏举,李戬洪;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研究进展[J];能源工程;2005年01期
10 孙启宏,万年青,范与华;国外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综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0年12期
本文编号:2337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33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