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形态可变建筑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3 17:55
【摘要】:在建筑领域,形态可变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它们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强,对建筑内部使用功能可调整性大,在塑造建筑形态方面也有独到的优势,它们以高科技的运行模式、智能化的控制手段为现代建筑提供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为建筑带来了极具科技美学的建筑造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形态可变建筑将以其超越传统建筑的优势得到广大的发展,它们也将越来越得到设计师与使用者的青睐。因此,形态可变建筑在未来将有可能成为主流的建筑设计模式。文章绪论部分介绍当下社会发展对建筑的需求,着重对国内外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进行整理总结,第二章对形态可变建筑的发展过程及相应的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的第三章对大量的形态可变建筑实例及未建成方案进行特征解析,归纳出几种建筑的变形模式分别为构件移动、局部位移、动态表皮。第四章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形态可变建筑的设计策略及方法,分别为建筑核心空间的多样化塑造;对多种使用功能的满足;凸显精美的建筑科技。并研究这些策略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以此说明形态可变建筑在未来发展中的现实意义,最终得出结论。本文对形态可变建筑的可变方式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形态可变建筑的设计策略,提倡形态可变建筑与整体城市空间形态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分析了当下社会环境中传统建筑创作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形态与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形成了几种具体的设计方法,为未来的形态可变建筑提供了一定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variable form architecture is a kind of unique architectural form, which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to the chang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great adjustability to the internal use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unique advantages in shaping the architectural form. They provide a variety of requirements for modern architecture with high-tech operation mode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means, and bring a ve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esthetic architectural modeling for the architec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variable form buildings will be widely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ir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buildings, and they will also be more and more favored by designers and users. Therefore, the shape of variable architecture in the future will like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architectural design patter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mand for architecture in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related theories in the relevant field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rresponding theory of variable-form architectur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On this basis, the third chapter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large number of variable building examples and uncompleted scheme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deformation modes of several kinds of buildings are member movement, local displacement and dynamic skin. The fourth chapt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sign, put forward the design strategy and method of variable form architecture, respectively for the architectural core space diversification, the satisfaction of various use functions, highlight the fin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in practical projects is studied to illustrat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variable form building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draw a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variable mode of the form variable build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strategy of the form variable building, and advocates the design idea that the form variable building and the whole urban space form coexist harmonious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n the curr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rom the angle of form and technology, and forms several concrete design methods. For the future of the shape of variable buildings to provide a certain design ideas and ideas.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社会进步与建筑发展关系的初识[J];安徽建筑;2000年01期

2 余卓群;建筑理论研究的困惑[J];华中建筑;2000年04期

3 张钦楠;试论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J];建筑学报;2001年08期

4 余卓群;建筑理论之走向[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

5 张伟,庄惟敏;论建筑理论研究中的简单化错误[J];建筑学报;2002年10期

6 余卓群;关于建筑理论框架的探索[J];建筑学报;2002年11期

7 邹德侬,赵建波,刘丛红;理论万象的前瞻性整合——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和中国特色的思想平台[J];建筑学报;2002年12期

8 汪之力 ,邵华玉;加强建筑理论的学术交流与评论[J];建筑学报;2004年01期

9 张钦楠;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J];建筑学报;2004年01期

10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原则[J];工程质量;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钦楠;;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程远;;在和合中寻求发展 在创新中保持传统和特色——对建筑及其文化发展的思考[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郭春燕;卫大可;;多元化背景下建筑形式与结构的关系[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璇;王媛媛;;浅谈建筑的蜕变[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C];2012年

5 胡卫华;;浅谈建筑与建筑的文化涵意[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张晓辉;欧阳文;;浅谈建筑趋同与地域性的关系[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张似赞;;历史告诉我们——对中国建筑的分析与展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刘丹;;用哲学观点看建筑的发展——建筑的趋同与多样性探颐[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瑞;;建筑与古典精神[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10 佟裕哲;;中国地景建筑理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孟潮 教援级高级建筑师;建筑理论的起点和终点[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高小琳;从建筑空间到生存尺度[N];甘肃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牛建宏;建筑理论的建设迫在眉睫[N];中国建设报;2005年

4 王强;交响乐格式与建筑理论[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吴耀东;建筑需要遵从规则[N];广东建设报;2006年

6 王贵祥;涵盖西方两千多年哲学范畴史与建筑理论史的理论专著[N];中国建设报;2007年

7 宋元;汇集世界建筑理论经典著作[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王彬;旅欧随笔之现代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钱厚琦;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委会成立[N];中国建设报;2008年

10 郭关朝 刘寿江 陈胜利;天津市绿色建筑专委会成立[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英华;意境文化传承下的建筑空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3 任军;建筑纪念性读解[D];天津大学;2004年

4 吴尧;澳门近代晚期建筑转型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王发堂;建筑艺术鉴赏原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华霞虹;消融与转变[D];同济大学;2007年

7 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大学;2008年

8 范东晖;建筑·审美·现代性[D];天津大学;2007年

9 熊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沈源;整体系统:建筑空间形式的几何学构成法则[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元;三圈理论视角下的辽宁省绿色建筑政策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解甘;建筑胜景的营造[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巧雯;开放建筑理论导向的建筑装配化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4 张航;基于文脉保护的建筑拆解及废旧材料再利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煈池;现象学于旧建筑更新中“新旧”共生模式设计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马源鸿;建筑语境塑造视阈下的结构表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黄斌;基于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实践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穆童;建筑的消融性表达[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邵东;绿色建筑推进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耿澎;从地景到地境—关于建筑情境化的探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52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352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