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西安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物沉降特性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5 02:10
【摘要】:现代城市的建筑主体越来越趋于复杂化、高耸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建筑物自身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严重沉降问题,通常建筑物的沉降量介于可控范围内时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一旦超过允许变形值,那么就会对建筑物自身造成严重的损害,危及建筑和人员安全。因此,在建筑物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常规化、周期化的沉降监测成为工程建设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了解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和工作状态,宏观上实时向管理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建设和使用。本文选取地处关中平原的西安地区为研究区域,针对研究区所处的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以2004年-2013年西安地区的高层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多幢高层住宅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分析,论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精度要求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过程,从沉降量、沉降速率、不均匀沉降差等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分析指标出发,基于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四大区域不同的地质条件,研究了西安地区高层建筑物的长期沉降特性,并根据建筑物从基坑开挖-主体封顶-投入使用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沉降发展规律,利用指数曲线沉降模型估测建筑物的最终稳定沉降量,以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得出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差的分布情况,最后得到了高层建筑物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累积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差的稳定控制值和预警值,为陕西省地方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变形监测规范》中建筑物沉降观测和预警工作内容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modern city buildings tend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towering, followed by the building itself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the serious settlement problem, Usually, the settlement of buildings is considered to be a normal phenomenon when the settlement is within a controllable range, but once the allowable deformation is exceeded, it will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the building itself and endanger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and personnel.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use, regular and periodic settlement monitoring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work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hich can be monitored and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buildings. Macro-real-time to provide management decision-makers with accurate information to ensure the saf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buildings. In this paper, Xi'an area, which is located in Guanzhong Plain, i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Aiming at the collapsible loess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study area,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n Xi'an from 2004 to 2013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ettlement observation data of more than 200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s, accuracy requirements and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process of build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in collapsible loess area. Based on the differ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south, north, east and west of the city, the long-term sett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n Xi'an are studied. The final stable settlement of the building is estimated by exponential curve settlement model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settlement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 capping of the main body and putting into use, and the model of exponential curve settlement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final stable settlement of the buil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uneven settlement difference of buildings is obtained by mean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 Finally, the stable control value and early warning value of cumulative settlement and uneven settlement difference on different time nodes of high-rise buildings are obtaine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build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and early warning in the local standar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Code for collapsible Loess areas" in Shaanxi Province.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鹏;樊之旭;;高层建筑物房高测量方法探讨[J];河南科技;2011年13期

2 付先兰;;高层建筑物的火灾隐患及其预防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3 曾栋梁;高层建筑物的垂准测量新方法[J];测绘通报;1989年05期

4 杨麦良;高层建筑物的监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年04期

5 张前勇;杨光培;;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与预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郭海涛;刘继双;卢俊;;基于相关系数的高层建筑物区域综合检测[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7 林伟华;梁美婵;;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和屏蔽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年04期

8 张文吉;;基于GPS的建筑物测量数据分析[J];科技风;2012年13期

9 李艳;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测量方法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年06期

10 袁新明,毛根海,吴寿荣,唐锦春;高层建筑物风场和风压力的数值计算[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新阳;吕菲;;高层火灾防范措施浅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2 刘先森;甘济五;王铁山;;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韩光明;商圣标;刘秀琳;于宪营;周爱莲;;浅谈高层建筑物垂直位移观测[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4 丁宁;赵吉涛;赵同龙;;利用GPS技术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变形监测[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李忠仁;;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6 周彪;张腾;许幼平;;数值仿真技术在在建高层建筑物火灾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程彬;;高层建筑物雷电防护设计审查技术初步研究[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冯艳春;;人机工程学理论在高层建筑物火灾安全疏散设施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于胜文;蔡乾广;魏薇;;青岛某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与分析[A];山东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孝奎;陈丽梅;张盈;冯立超;;远震对软土场地高层建筑物的抗震影响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陆斌;上海向高层建筑物 天津向乱起地名者亮黄牌[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伟;我国高层建筑物消防无软肋[N];广东科技报;2001年

3 许祖华邋耿凌楠;陕西:校舍重建须避免与高层建筑物毗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记者 谭剑;长沙立法治“名”[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全荣;高层建筑物电梯用轴承[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6 钟兰花;门牌怎么编 有了新规矩[N];绍兴日报;2007年

7 闫亮;日本:老龄社会,多让机器人代劳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明网文;全新防弹衣 子弹射不透[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曾超;基于WSN的高层建筑物地基沉降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贾斌;西安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物沉降特性分析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3 郁有礼;高层建筑物绕流风场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齐海龙;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李云峰;高层建筑物雷电流分布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6 吴坤;某高层建筑物气动力的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王旭;直击雷作用高层建筑物的电流分布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余阳;长春地铁十字换乘站开挖对临近高层建筑物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79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379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6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