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界面视角下的可变体育馆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7 14:3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型性、国际性体育赛事在我国举办,各大城市争相建设大型体育场馆。然而多数体育馆在满足赛事后依然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等问题,并深陷亏损的困境。现在的体育馆设计已经由最初的只提供体育比赛场地到现在能逐步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但是如果多功能体育馆只是进行多种功能之间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样的多功能优势其实并不明显。本文提出了可变体育馆这一概念,旨在从体育馆全生命周期出发考虑,通过自身变化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与需求,拓宽体育馆的适应面,增加建筑寿命。本文首先通过研究体育馆的历史发展,对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进行解析,然后分析了对本文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理论,论证本文所提出的可变体育馆存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后文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其次,分析了可变体育馆空间转换的各个要素,重点研究了可变体育馆内部各组成要素在可变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性质、特征及其相互关联,探索研究总结可变体育馆空间设计的总体原则与一般方法。针对体育馆使用率低、舒适性差等方面的问题,从空间界面视角的两个方面讨论空间界面对体育馆带来的空间影响,对创造可变空间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实际难点展开探究,并研究内外界面不同的可变体育馆空间设计。内界面可变体育馆,主要讨论单个体育馆内部空间界面变化带来的建筑学问题,主要是体育馆转换成观演空间的研究。外界面可变体育馆,主要讨论体育馆与室外环境间界面变化带来的空间转换问题。此部分涉及体育馆外表皮与环境之间关系,重点关注与观演活动相关的体育馆与城市属性问题。课题研究针对当前体育馆空间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大量的建筑设计实例,总结其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理论有机的结合,提出相应的可变体育馆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创作实践。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influence, more and more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are held in our country. However, most gymnasiums still have problems such as low utilization rate, low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deep loss after meeting the competition. The current stadium design has evolved from the original sports arena to the present multifunction, but if the multifunctional stadium is just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functions, This multi-functional advantage is not obviou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variable gymnasium, which aims at considering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the gymnasium, adapting itself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needs, widening the adaptation surface of the gymnasium and increasing the building lif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by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gymnasium,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levant theories which are instructive to this paper, and prov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variable gymnasium, which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research. Secondly, every element of space conversion of variable gymnasium is analyzed, and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relation of each component element of variable gymnasium in the process of variable design are studied emphatically.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general methods of space design of variable gymnasium.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ow utilization rate and poor comfort of gymnasiu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atial influence of spatial interface on gymnasium from two aspects of spatial interface, and probes into the key technology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creating variable space. The space design of variable gymnasium with differ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face is also studied. The internal interface variable gymnasium mainly discusses the architectur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internal space interface of a single gymnasium, mainly the research of the gymnasium converting into the viewing spa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patial conversion problem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gymnasium and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This par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ior epidermis and environment of gymnasium, and focuses on the attribute of gymnasium and city related to view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aims at some problems in the space design of gymnasium at present, and combine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examples at home and abroad, sums up the experience of its success or failure, and organically combines with the theory.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variable gymnasium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creative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冰冰 ,孙颖 ,赵青扬;体育馆建筑形象个性创作与环境[J];建筑知识;2005年05期

2 沈晓聪;;表里如一的建筑——漳州一中体育馆设计创作谈[J];福建建筑;2006年01期

3 傅绍辉;;制约中的创作——首都师范大学体育馆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6年11期

4 王艳文;;高校体育馆设计思路探索[J];城市建筑;2007年11期

5 贾晶;;灵动·和谐·宜人——赏评国家体育馆[J];建筑;2008年15期

6 徐达;胡强;;青岛一中体育馆 青岛市第一中学校改二期体育馆工程[J];城市环境设计;2011年03期

7 秦正;;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设计初探[J];城市建筑;2013年02期

8 陆诗亮;初晓;魏治平;吕萌;;大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3年10期

9 卫兆骥;杜顺宝;;体育馆建筑设计的几个问题——从南京五台山体育馆谈起[J];南京工学院学报;1978年03期

10 钱可权 ,赵小彭 ,徐强生;体育馆建筑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建筑学报;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俞锫;齐娜;;高校体育馆声学特性测量与分析[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体育馆结构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A];空间结构委员会二十周年纪念(1982-2002)[C];2002年

3 曾孝振;;体育馆声学设计的建筑因素——屋盖结构的声学特性[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4 董路群;杨崇光;刘慧卿;;大连体育中心体育馆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施工关键技术[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豪帮;王婉灵;;丹东体育馆设计总结[A];第三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6年

6 于敬海;毋英俊;;天津大学新体育馆结构设计[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曹孝振;;体育馆声学设计的建筑因素——建筑声学处理[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8 郭秀全;;商丘市体育馆扩声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安装[A];《影视舞台照明与音响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晓钧;李先庭;窦春鹏;;北京市体育馆空调系统运行调研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凝;邱季端为北师大体育馆建设捐资2500万元[N];科技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冯岗;从“丑小鸭” 变身“白天鹅”[N];长春日报;2010年

3 本刊编辑部 综合整理;简约质朴还“风光”[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于海;全运会场馆建设工作全面铺开[N];沈阳日报;2011年

5 本刊编辑部 整理;“中国脊”彰显力的神韵[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振宇;省十一运会将在10多个场馆举行[N];湘潭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子麟;向世界展示我们的风采[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朱舜楠 记者 张超;香港“红馆”:商业化运营的成功之道[N];科技日报;2005年

9 丁岩;我省高校最大体育馆落成[N];甘肃日报;2002年

10 本刊编辑部 整理;“中国折扇”的魅力在这里再现[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晋;湿热地区体育馆与风压通风的协同机制及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昌佳;基于语言清晰度的体育馆客观声学指标[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宏棣;体育馆用木质地板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雪丹;体育馆市场及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王一鸣;我国体育馆建筑造型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林耀阳;基于大学生行为模式的高校体育馆主空间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晓明;高校体育馆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秦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鹏;湿热地区体育馆与热压通风协同机制及整合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丽华;寒地体育馆季节性应变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包阳阳;基于资源节约理念的中小城市体育馆形态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林放;上海市高校体育馆功能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郭在康;多功能体育馆音质控制计算机仿真实例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84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384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