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空间结构协同工作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Abstract]:Based on the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cooperative work of large span spatial structures,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cooperative work of large span space structures is summariz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exist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calculation model to solve the cooperative work problem of long-span spatial structures, and summarizes the methods of selecting damping ratio of long-span spatial structures under cooperativ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nine substations multifunctional vibration array system to study the cooperative work problem of large span space structure is discussed. Finally,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cooperative work problem of large span space structure i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10,5127800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2005)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教育部博士点学科专项科研基金(20121103110021) 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分类号】:TU3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珂;李振宝;夏兵;闫维明;周锡元;;国家体育馆屋盖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白学丽,叶继红;大跨空间网格结构在多维多点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3 吕西林;刘锋;卢文胜;;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3期
4 丁阳;林伟;李忠献;;大跨度空间结构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7年03期
5 杜平;刘书贤;王伟;张景太;王泓懿;;考虑上下协同工作大跨度储煤结构的抗震性能[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曹资,张毅刚;单层球面网壳地震反应特征分析[J];建筑结构;1998年08期
7 李振宝;唐贞云;纪金豹;李晓亮;周大兴;闫维明;;基于多振动台的土-结相互作用动力子结构试验方法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1年S1期
8 刘枫;肖从真;徐自国;钱基宏;赵基达;柯长华;王春华;王国庆;朱忠义;;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多维多点输入时程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05期
9 王小盾;周翠竹;刘红波;;天津水游城树状支承单层网壳结构性能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2年01期
10 郭海山,沈世钊,蒋晓莹,白翔;弹性支承单层柱面网壳稳定性[J];空间结构;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彦鹏;穆宇亮;谭坚贞;;辐射式张弦桁架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2 杨国忠;杜文风;;基于性能的空间网壳结构设计理论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3 徐英雷;王秀丽;;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和参数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4 李永华;朱芊;文明;;竖向多点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导(地)线及绝缘子动力响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5 马守龙;;新型半刚性网壳锚喷支护技术在软岩巷道中的适用性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张毅刚;单层双曲抛物面网壳的抗震性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薛素铎,王健宁,曹资,张毅刚;钢网壳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张传成;张爱林;;大跨空间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种高效算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薛素铎;赵伟;李雄彦;;摩擦摆支座在单层球面网壳结构隔震控制中的参数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10 宋波;盛朝晖;徐明磊;王利;;地震波输入角度对大型脱硫塔结构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乐巍;孟肖邦;赵刚;;江苏省第三届园艺博览园热带植物温室结构工程介绍与综述[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2 孙建梅;张其林;;大跨空间网壳结构抗震动力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肖岩;陈国;单波;;轻型竹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陈红娟;孙锐;袁晓铭;郭恩;;不同概率水准下粘土动剪切模量比对地震动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赵云;宋健;;大跨网架在行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6 王仕统;;空间结构新分类与屋盖钢结构轻量化[A];第四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孟美莉;孙璨;吴兵;傅学怡;张剑;冯叶文;林建刚;;深圳大运会篮球馆屋盖结构稳定性分析[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杜新喜;陆猛祥;叶国平;;铜陵一中体育馆联体异形网壳的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白洪源;崔佳;龙莉萍;曾强;;双层柱面翼形网壳的竖向地震时程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仕统;;空间结构新分类与屋盖结构轻量化[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玉;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优化理论及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田伟;刚性单层网壳结构找形与稳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余志祥;高速铁路大型客站建筑风荷载及流固耦合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江洋;大跨建筑结构多点输入地震响应计算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杨大彬;基于性能的纵边落地支承单层柱面网壳抗震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翁光远;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振动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齐麟;强震作用下单层网壳结构动力破坏机理[D];天津大学;2011年
9 葛金刚;强震作用下单层网壳结构倒塌机理及抗倒塌措施[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张志宏;大型索杆梁张拉空间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付刚;多点输入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传佳;张弦柱面网壳的理论分析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英亮;基于能量的网壳结构动力极限状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迎春;大跨钢框架结构钢梁施工过程整体稳定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玉杰;双层柱面网壳结构消能减震参数敏感性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秦文;太原火车南站站房区钢屋盖结构分析及受力性能实测[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支荣权;单层短程线型球面网壳优化设计及抗震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张德恒;双层柱面网壳形状优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王圣翔;双层折板网壳结构静、动力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于重阳;大跨度网架结构分片施工安装应力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素铎,王健宁,曹资,张毅刚;钢网壳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祝龙根;杜坚;;不同类型共振柱仪对比试验[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0年03期
3 杜修力,陈厚群;地震动随机模拟及其参数确定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4年04期
4 曹资,薛素铎,刘景园,张善余;索网屋盖结构阻尼特性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2期
5 范峰,沈世钊;网壳结构的粘滞阻尼减振分析与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1期
6 赵凤新,刘爱文;地震动功率谱与反应谱的转换关系[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2期
7 瞿伟廉,徐幼麟;ER/MR智能阻尼器对空间网壳结构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S1期
8 丁阳,王波;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在地震行波作用下的响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5期
9 史志利,李忠献;随机地震动场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10 丁阳,岳增国,刘锡良;大跨度张弦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慈;大跨度刚性空间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运朱;复杂曲面单层网壳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2 姚志东;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大跨度结构表面风荷载的计算与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力,吕大刚,刘晓燕,王光远;大跨空间结构智能选型方案生成系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2 李国范;;大跨空间结构的分类及发展特征[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于永修;;大跨空间结构的分类及发展特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4期
4 吴建平;;浅析大跨空间结构的新发展[J];科学之友(B版);2007年10期
5 傅学怡;高颖;杨想兵;;总装分析对大跨空间结构设计的重要性[J];空间结构;2009年01期
6 陈勇;王梦雪;;大跨空间结构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5期
7 贾照远;;浅谈总装分析对大跨空间结构设计的重要性[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18期
8 董石麟;;大跨空间结构新技术发展问题[J];建筑结构;1989年03期
9 ;2013年空间结构委员会专题研讨会“大跨空间结构体系创新——理论与实践”在哈尔滨举行[J];建筑结构;2014年01期
10 蔡丽;;大跨空间结构抗风研究新进展与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山;;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致效应[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顾明;;超大跨空间结构风效应的研究方法及应用[A];2005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3 沈世钊;武岳;;大跨空间结构抗风研究新进展与展望[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傅学怡;高颖;杨想兵;廖新军;;总装分析对大跨空间结构设计重要性探讨[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沈世钊;武岳;;大跨空间结构抗风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结构风工程研究3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宇鑫;夏巨伟;;一类新型大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7 沈世钊;;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回顾与展望[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8 赵博;王元清;陈志华;石永久;;多点地震输入下大跨空间结构试验研究与响应分析研究进展[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董石麟;赵阳;;三十年来中国现代大跨空间结构的体系发展与创新[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冯大斌;赵基达;王翠坤;;大跨空间结构及高层建筑工程篇[A];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董石麟 邢栋 赵阳;现代大跨空间结构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N];中国建设报;2011年
2 黎明详;国家体育馆钢结构将实行永久性监测[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骏;大跨空间结构的风场和流固耦合风效应研究与精细识别[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董元;大跨空间结构动力灾变主动控制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学武;复合材料大跨空间结构体系及其结构的智能损伤诊断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张婷;大跨空间结构重点区域的应力识别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熙斌;大跨空间结构减震控制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梁嘉庆;大跨空间结构在非一致地震输入下的弹性响应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6 柯世堂;多点输入下大跨空间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李志利;大跨空间结构新型支座抗震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全智;大跨空间结构考虑行波效应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9 杨礼东;大连体育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和研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11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41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