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界面空间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6 06:04
【摘要】:城市湿地,作为人与自然相接的临界空间,不论在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类生活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拥有一系列重要的生态功能,为自然系统信息能量传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够为城市提供丰富多样的支持,具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城市生态修复即通过人工引导性行为修复已经破损的生态系统,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自然的生活环境。城市生态湿地位于城市内部或者周边,十分容易受到城市多类型的污染物的干扰,必须通过多方面的修复设计,才能使之逐渐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和提高自我修复、抵御外界侵扰的能力,城市生态湿地必须是具备一定的野化程度的次生生态系统,即人工近自然野化湿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生态湿地与城市的界面空间,即从城市设计的尺度下研究生态湿地与城市关系以及界面空间的设计模式。相比于湿地其他组成部分,界面空间不仅同时受到城市人类活动以及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共同作用,还作为过渡区域传递着扰动和影响,控制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密切程度,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给湿地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和负担。因此,城市生态湿地界面空间的城市设计在符合城市生态修复的基本要求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湿地生态功能与城市功能相协调。论文立足于城市生态修复的理论背景下,梳理了城市湿地界面空间修复的生态、形态控制要素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且结合建筑学专业的视野和方法论归纳总结出以生态修复为目标,以“生态修复-行为-空间”为核心设计思想的前提下,城市生态湿地界面空间的设计目标、原则及意义。通过分析城市湿地的生态要素,控制生态湿地界面空间的长度、宽度、蜿蜒度等形态指标,结合北京昌平东沙河湿地生态修复和张家口郊野湿地生态修复两个项目实践,归纳总结出城市湿地界面空间修复设计的模式。
[Abstract]:Urban wetland, as a critical spa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oth natural ecosystem and human life. It not only has a series of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and energy transmission of natural systems, and can provide rich and diverse support for cities. It has the reputation of "kidney of the earth". Urb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to repair the damaged ecosystem through artificial leading behavior to ensure the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create a more comfortable and natural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Urban ecological wetland is located in or around the city. It is easy to be interfered by many kinds of pollutants in the city. It must be repaired and designed in many ways in order to gradually have the ability of self-regu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elf-repair and resist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the urban ecological wetland must be a secondary ecosystem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wildness, that is, artificial wetland.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interface space between ecological wetland and city, 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wetland and city and the design mode of interface space from the scale of urban design. Compared with other components of wetland, interface space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urban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wetland ecosystem, but also acts as a transitional region to transmit disturbance and influence, controll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f it is not handled well, it will bring serious harm and burden to wetl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urban design of urban eco-wetland interface space meet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urb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o that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wetland and urban function can be coordinated.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urb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he paper combs the ecological, morphological control elem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 wetland interface space restoration and the urban wetland interface space restoration. Combined with architectural field of vision and methodolog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sign objectives, principl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face space of urban ecological wetland under the premis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s the goa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behavior-space" as the core design idea. By analyzing the ecological elements of urban wetland, controlling the length, width and winding degree of the interface space of ecological wetland, combining with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Dongsha River wetland in Changping, Beijing, and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wetland in Zhangjiakou countryside, two projects are put forward. The design model of urban wetland interface space restoration is summarized.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邝奕轩;;城市湿地的价值评估[J];城市问题;2009年09期

2 陈劲景;对城市湿地生态景观的科学认识[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3 刘英;胡群霞;;城市湿地的合理规划与保护对策[J];山西建筑;2007年19期

4 马斌;黎鹏志;;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山西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5 于少鹏;蔡春苗;沙迪;王孝本;;哈尔滨城市化与城市湿地关系研究[J];北方经贸;2008年08期

6 胡勤勇;;解读兰州城市湿地生态意义[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陈蓁蓁;;加强城市湿地规划建设与保护[J];建设科技;2010年23期

8 励国明;;城市湿地规划中的因地制宜——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J];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04期

9 潮洛蒙,俞孔坚;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J];规划师;2003年07期

10 潮洛蒙,俞孔坚;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潮洛蒙;;北京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A];北京奥运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文集[C];2002年

2 韦明杰;马洪涛;;城市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北京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朱松;;绿色低碳城市的保障——城市湿地生态景观规划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文林;王雪莲;杨进怀;刘汉柱;;城市湿地及其保护和修复对策[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石慧斌;王鹏;;北京东沙河城市湿地声环境规划探索[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建华;;城市湿地功能和我国城市湿地问题及保护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7 李静;;城市湿地对城市热岛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以杭州市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8 赵彤;;沿堤垂柳碧毵毵 红蓼花疏水蔚蓝(上)——公花园白水荡城市湿地的生态修复及水质净化[A];中国公园协会2007年论文集[C];2007年

9 李玉宝;陈园园;楼侃侃;张锋;王维维;;城市湿地修复工程三维设计与评价——温州三W熓匕咐芯縖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10 赵彤;;沿堤垂柳碧毵毵 红蓼花疏水蔚蓝(下)——公花园白水荡城市湿地的生态修复及水质净化[A];中国公园协会2007年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泉;保护城市湿地换得经济生态双赢[N];中国建设报;2012年

2 白军红;实现人与城市湿地的和谐发展[N];经济日报;2008年

3 胡星 李保东;西藏将投巨资保护我国最大城市湿地[N];中华新闻报;2008年

4 本报实习生 许凡;拿什么拯救城市湿地?[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廷艳;城市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刻不容缓[N];协商新报;2014年

6 雷光春;恢复城市湿地,夯实城市发展基础[N];经济日报;2008年

7 解贵民邋刘家富;舍弃3个亿留住城市湿地[N];青岛日报;2008年

8 谢慧;保护城市湿地 营造和谐环境[N];经济日报;2008年

9 张勇;葫芦岛出台城市湿地管理办法[N];中国环境报;2014年

10 记者 邱丽娜;哈复建国内最大城市湿地[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国新;杭州城市湿地变迁及其服务功能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洪;城市湿地资源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玮骐;城市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规划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2 李鹏鹏;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3 吴旭阳;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界面空间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丁戎;城市湿地资源利用的前期研究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靖磊;长沙市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静;杭州城市湿地动态变化与热场分布的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7 曹璐;银川市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8 孙忠瑞;基于区位理论的大庆城市湿地空间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温连芳;东营市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10 李旭艳;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24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424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