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影响黄土湿陷性因素的微观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7 12:30
【摘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数码显微镜,分析了不同含水率黄土试样表面微区结构变化与黄土湿陷性的关系和不同埋深土样在水与外力共同作用下湿陷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获取的微结构图像进行研究,分析了黄土湿陷前后土样中大、中、小孔隙和微孔隙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湿陷后比湿陷前土样微孔隙增多31.18%,小孔隙增多54.07%,中孔隙减少30.49%,大孔隙减少90.14%。这说明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黄土中的孔隙被逐渐压缩,大孔隙和中孔隙的数量逐渐减少,小孔隙和微孔隙的数量逐渐增加,为黄土的湿陷变形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讨论了土样中4类孔隙对黄土湿陷的贡献量,从微观角度综合分析了黄土湿陷的成因机理。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 and optical digital microscop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rface microzone structure change of loess samples with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was analyzed,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soi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buried depths under the action of water and external force before and after collapsibility was analyzed. The microstructure images obtained were studied by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and the changes of the number of large, medium, small pores and micropores in soil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loess collapsibilit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pores, small pores, medium pores and macropores of soil samples after collapsibility are 31.18%, 54.07%, 30.49% and 90.14%, respectively. This shows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the pores in loess are gradually compressed, the number of macropores and middle pores is gradually reduced, and the number of small pores and micropores increases gradually, which provides sufficient space for the collapsible deformation of loess. The contribution of four kinds of pores in soil samples to loess collapsibility is discussed, and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loess collapsibility i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from the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22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41440044)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资金资助项目(SKLGP2012K028)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资助项目(CTEC(2014)Z-KY-0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4G2260008)资助
【分类号】:TU47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_5宗祜;;我国黄土类土显微}P构的研究[J];地质学报;1964年03期

2 胡瑞林,官国琳,李向全,张礼中;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效应[J];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02期

3 雷祥义;中国黄土的孔隙类型与湿陷性[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7年12期

4 林在贯;舒天开;;西北黄土湿陷性之初步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平;朱宝龙;陈强;;压汞测孔评价劈裂注浆加固效果的室内试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陈秀玲;张文开;吴福莉;杨胜利;;黄土高原风成堆积物中方解石与白云石的区分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1期

3 王爱国;王雯;;土地利用方式对径流中N、P输出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1期

4 卢佳;王立强;;亚洲粉尘释放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5 胡良军,邵明安;从沙尘暴看黄土的沉积及黄土高原的形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张生;第四纪沉积物常用测年方法及其适用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王国强,刘宏杰,吴道祥;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谢定义;黄土力学特性与应用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地下空间;1999年04期

9 刘小军;王铁行;韩永强;赵彦峰;;黄土窑洞病害调查及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10 温金梅;;浅谈全新世黄土-古土壤沉积年代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建红;吴俊旭;;黄土地区滑坡灾害发育规律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下册)[C];2010年

2 陈正汉;;特殊土的细观结构及其演化的CT-三轴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史永跃;李新生;尚彦军;;试样面积和黄土各向异性对湿陷性的影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4 徐文杰;岳中琦;胡瑞林;;基于数字图像的土、岩和混凝土内部结构定量分析和力学数值计算的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5 雷祥义;;我国黄土的孔隙分类和工程性质[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6 胡瑞林;李向全;官国琳;叶浩;;粘性土微结构分维及其特征[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7 陈志新;邢娇秀;;黄土高边坡层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王清;刘莹;刘娉慧;陈慧娥;;特殊物质组成的吹填土力学特性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谭罗荣;;黄土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与湿陷性关系的探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杜纪民;任澍华;;湿陷性黄土场地强夯处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赵彦旭;压实黄土增湿变形的非饱和土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刘超;中国北方沙漠—黄土系统的选频释光特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梅西;南黄海DLC70-3孔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记录与环境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5 宋晶;分级真空预压法加固高粘性吹填土的模拟试验与三维颗粒流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7 韩春鹏;石灰处治土路基冻融作用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温永钦;浮石粉水泥复合土的固化机理及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9 陶e,

本文编号:2486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486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