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绿色建筑的房地产项目成本与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1 06:06
【摘要】: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已建房屋有400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潜伏巨大能源危机,与建筑有关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绿色建筑”作为我国一个高新产业,是我国现在以及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对绿色建筑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围绕着绿色建筑的环境评估等方面展开定性分析,很少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综合研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因素是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关键所在。在传统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下,受到政策导向不明确、技术水平不发达、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因素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初始投资较高的绿色建筑不被开发商所看好。本文试图从全寿命周期成本角度出发来全面客观地评价绿色建筑的成本与效益。首先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完善,由经济效益指标延伸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综合指标;具体介绍了各种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以及几种简单实用的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综合评价方法;运用了消费者需求理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分析,说明随着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绿色建筑的需求潜力会逐步变大,可以作为房地产业新的投资方向;通过对一个绿色建筑的实例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得出的定量化结果能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真正价值。本文对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分析将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变观念,主动推广绿色建筑,从而推进建筑行业的环保进程,惠及社会,造福后代。
【图文】:

地图,项目数,绿色建筑,网站


007-2013年我国获得LEED认证的项目数量数据来源:“绿色建筑地图”网站(www.gbmap.org)

地图,级别,绿色建筑,情况


007-2013年我国获得LEED认证的项目的认证级别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社会进步与建筑发展关系的初识[J];安徽建筑;2000年01期

2 余卓群;建筑理论研究的困惑[J];华中建筑;2000年04期

3 张钦楠;试论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J];建筑学报;2001年08期

4 余卓群;建筑理论之走向[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

5 张伟,庄惟敏;论建筑理论研究中的简单化错误[J];建筑学报;2002年10期

6 余卓群;关于建筑理论框架的探索[J];建筑学报;2002年11期

7 邹德侬,赵建波,刘丛红;理论万象的前瞻性整合——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和中国特色的思想平台[J];建筑学报;2002年12期

8 汪之力 ,邵华玉;加强建筑理论的学术交流与评论[J];建筑学报;2004年01期

9 张钦楠;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J];建筑学报;2004年01期

10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原则[J];工程质量;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钦楠;;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程远;;在和合中寻求发展 在创新中保持传统和特色——对建筑及其文化发展的思考[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郭春燕;卫大可;;多元化背景下建筑形式与结构的关系[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璇;王媛媛;;浅谈建筑的蜕变[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C];2012年

5 胡卫华;;浅谈建筑与建筑的文化涵意[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张晓辉;欧阳文;;浅谈建筑趋同与地域性的关系[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张似赞;;历史告诉我们——对中国建筑的分析与展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刘丹;;用哲学观点看建筑的发展——建筑的趋同与多样性探颐[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瑞;;建筑与古典精神[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10 佟裕哲;;中国地景建筑理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孟潮 教援级高级建筑师;建筑理论的起点和终点[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高小琳;从建筑空间到生存尺度[N];甘肃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牛建宏;建筑理论的建设迫在眉睫[N];中国建设报;2005年

4 王强;交响乐格式与建筑理论[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吴耀东;建筑需要遵从规则[N];广东建设报;2006年

6 王贵祥;涵盖西方两千多年哲学范畴史与建筑理论史的理论专著[N];中国建设报;2007年

7 宋元;汇集世界建筑理论经典著作[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王彬;旅欧随笔之现代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钱厚琦;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委会成立[N];中国建设报;2008年

10 郭关朝 刘寿江 陈胜利;天津市绿色建筑专委会成立[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英华;意境文化传承下的建筑空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3 任军;建筑纪念性读解[D];天津大学;2004年

4 吴尧;澳门近代晚期建筑转型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王发堂;建筑艺术鉴赏原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华霞虹;消融与转变[D];同济大学;2007年

7 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大学;2008年

8 范东晖;建筑·审美·现代性[D];天津大学;2007年

9 熊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沈源;整体系统:建筑空间形式的几何学构成法则[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元;三圈理论视角下的辽宁省绿色建筑政策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解甘;建筑胜景的营造[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巧雯;开放建筑理论导向的建筑装配化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4 张航;基于文脉保护的建筑拆解及废旧材料再利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煈池;现象学于旧建筑更新中“新旧”共生模式设计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马源鸿;建筑语境塑造视阈下的结构表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黄斌;基于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理论与技术实践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王慧芬;当代建筑透明表皮的表现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杨建;废旧建筑空间改造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类型[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10 穆童;建筑的消融性表达[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39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539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1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