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主动式抗浮技术在地下室结构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12-03 05:45
【摘要】:地下室抗浮设计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传统抗浮设计以"抗"为指导思想,通过设置抗浮锚杆、抗浮桩、配重等提供抗浮需要的抵抗力。但水文地质情况复杂,目前以抗浮水位作为唯一输入条件的被动式抗浮设计,在某些条件下,既可能导致设计偏于保守,又可能对偶发情况预判不足。在对一些已建项目地下室上浮进行处理时,主动式抗浮方法比传统被动式抗浮方法具有显著的工期、成本优势,结合某地下室工程实例,对主、被动抗浮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图文】:

变形等值线,底板,区域,方案


726建筑结构2016年图1底板上浮区域变形等值线图图2临时导流泄压措施落,并达到稳定。同时,业主进一步组织研究永久处理措施。3处理方案比较考虑项目已投入使用,为将修复损失及对经营影响降低到最小,业主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专家进行了多种方案比较和论证。方案可分为两类:被动式抗浮方案和主动式抗浮方案,如表1所示。抗浮方案比较表1序号方案类型抗浮方案1旋喷锚索+降水2锚杆静压钢管桩注浆3被动式抗浮方案高压旋喷桩内插钢管4素混凝土配重5铁屑混凝土配重6主动式抗浮方案泄水减压+配重为充分比较被动式抗浮方案,选取了五种具体方案进行初步分析筛眩(1)方案1:旋喷锚索+降水方案因项目已经投入使用,此方案需要在建筑周边的商业街布置降水井长时间降水,影响经营,因此方案不可行。(2)方案2:锚杆静压钢管桩注浆方案采用鐖60×12锚杆静压钢管桩,结合后注浆工艺,钢管桩长12m,钢管底部2m范围梅花形开孔,单桩钢管注浆量约2.0t,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200kN,中庭底板上浮范围需补充368根。该方案不影响车位使用,但是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周期长,实施有一定难度,作业期间对经营有较大影响。(3)方案3:高压旋喷桩内插钢管采用鐖500mm高压旋喷桩内插鐖95×10,旋喷桩及钢管桩长均为12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400kN,中庭底板上浮范围需补充178根。该方案不影响车位使用但是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周期长,实施难度较大,作业期间对经营有较大影响。(4)方案4:素混凝土配重方案在上浮区域结构底板上设置加强层和疏水层,并增加素混凝土块配重(图3),经计算,底板需垫高2.05m,该方案施工方便但导致配重区域覆盖的46个车位(机械停车)全部不能使用。图3素混凝土配种方案示意(5)方案5:铁屑混凝?

方案,抗浮,配重,钢管桩


726建筑结构2016年图1底板上浮区域变形等值线图图2临时导流泄压措施落,并达到稳定。同时,业主进一步组织研究永久处理措施。3处理方案比较考虑项目已投入使用,为将修复损失及对经营影响降低到最小,业主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专家进行了多种方案比较和论证。方案可分为两类:被动式抗浮方案和主动式抗浮方案,如表1所示。抗浮方案比较表1序号方案类型抗浮方案1旋喷锚索+降水2锚杆静压钢管桩注浆3被动式抗浮方案高压旋喷桩内插钢管4素混凝土配重5铁屑混凝土配重6主动式抗浮方案泄水减压+配重为充分比较被动式抗浮方案,选取了五种具体方案进行初步分析筛眩(1)方案1:旋喷锚索+降水方案因项目已经投入使用,此方案需要在建筑周边的商业街布置降水井长时间降水,影响经营,因此方案不可行。(2)方案2:锚杆静压钢管桩注浆方案采用鐖60×12锚杆静压钢管桩,结合后注浆工艺,钢管桩长12m,钢管底部2m范围梅花形开孔,单桩钢管注浆量约2.0t,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200kN,中庭底板上浮范围需补充368根。该方案不影响车位使用,但是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周期长,实施有一定难度,作业期间对经营有较大影响。(3)方案3:高压旋喷桩内插钢管采用鐖500mm高压旋喷桩内插鐖95×10,旋喷桩及钢管桩长均为12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400kN,中庭底板上浮范围需补充178根。该方案不影响车位使用但是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周期长,实施难度较大,作业期间对经营有较大影响。(4)方案4:素混凝土配重方案在上浮区域结构底板上设置加强层和疏水层,并增加素混凝土块配重(图3),经计算,底板需垫高2.05m,该方案施工方便但导致配重区域覆盖的46个车位(机械停车)全部不能使用。图3素混凝土配种方案示意(5)方案5:铁屑混凝?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井泉;;浅谈抗浮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16期

2 宋健;邢质斌;王巍;;建筑抗浮设计及事故常见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7年24期

3 曹先富;;合肥地区的抗浮设计水位取值分析[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4 甄庆华;;利用计算软件进行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应用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1年04期

5 叶书程;;浅谈坡地建筑的抗浮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2年07期

6 李书君;;北京某大型公建地下水抗浮设计水位确定方法[J];工程勘察;2006年S1期

7 戴金林;朱青争;;建筑工程抗浮设计水头合理取值问题的探讨[J];浙江建筑;2008年04期

8 杨雪林;周颖军;;坡地建筑的抗浮设计和施工实践[J];福建建筑;2009年05期

9 李超;;建筑抗浮设计水位的合理取值[J];工程勘察;2014年04期

10 王晓;;给排水构筑物的抗浮设计及应用[J];科学之友;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晋辉;吴伟田;;地下结构抗浮设计中的一些问题[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石勤学;;关于地下建筑抗浮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6卷)[C];2012年

3 周t熀

本文编号:2569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569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