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建筑物防震缝宽度计算及地震碰撞响应分析
【图文】:
最早从事相邻建筑物地震碰撞响应分析的学者之一是 Anagnostopoulo[8],他了多个线弹性或非线性单自由度体系排成一行的情况下的碰撞响应,研究了不结构参数对质点位移放大率的影响;Papadrakakis[9]基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用 Lagrange 乘子法求解多层相邻建筑三维地震碰撞响应问题;近期他根据牛顿的积分形式以及动量守恒定律,计算了相邻建筑刚性楼面三维偏心碰撞的地震响该法与 Lagrange 乘子法相比更容易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实现[10];Jankowski[11]-[14]邻建筑之间的地震碰撞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粘滞阻尼碰撞型,还把此模型成功应用于两个相邻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碰撞力谱的确定,,近期用有限元商业软件 MSC.Marc,对 1971 年 San Ferando 地震中发现碰撞破坏的 View 医院进行了精细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文中特别强调用简化的多自由中质量模型可能导致不正确的结论,因此,在结构碰撞响应计算中精确的数值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提出了几种相邻建筑防震缝宽度计算方法,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各种计算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对现行抗震规范中相邻建筑间防震缝宽度进行了评价,为减小相邻建筑间发生地震碰撞的风险,对防震缝宽度的取值提出了建议。2.2 地震动输入模型描述本文采用与目标加速度反应谱相容的人工地面加速度时程和功率谱密度函数作为结构的地震动输入。2.2.1 人工地面加速度时程目标反应谱为中国抗震规范中提供的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如图 2-1(a)所示。反应谱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计算公式如下:α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35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常林,李旭东;防震缝宽度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李彤;;防震缝宽度分析[J];建筑技术;1982年08期
3 王阶;;沿建筑高度不等宽防震缝设置分析[J];施工技术;2012年S1期
4 姚春桥,肖桂清,侯建国,陈文敏;建筑物防震缝宽度确定方法的建议[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4期
5 王广军;;防震缝的规范规定及进展[J];工程抗震;1989年04期
6 胡申,孙毅,李忠;防震缝设计宽度的影响因素[J];当代建设;1999年03期
7 张王送;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的设置[J];安徽建筑;2005年05期
8 张蕾;;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防震缝设计[J];上海建设科技;2011年01期
9 张熙光;;苏联防震缝及砖墙抗震设计[J];地震工程动态;1982年04期
10 卢明奇;杨庆山;;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防震缝宽度确定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开海;毋剑平;;平面复杂建筑不设防震缝设计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潘宏;李皓;;某工业主题展厅结构分析与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永强;相邻建筑物地震碰撞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双磊;防震缝对大底盘多塔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慧琳;防震缝设置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3 刘志雄;相邻建筑物防震缝宽度计算及地震碰撞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胡适;防震缝的设置对L形平面不规则R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5 何婉璐;防震缝的设置对L形平面不规则R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73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57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