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城区和风貌区理论的济南商埠区保护更新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飞;阮仪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分类比较与保护规划的应对[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2期
2 王启蕴;张希晨;;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中“原真性”的困惑与启示——以历史文化名城无锡为例[J];家具;2014年05期
3 陈韶龄;刘正平;郑晓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对策初探——以南京天目路、复成新村、慧园里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2年09期
4 王磊;刘敏霞;胡莉莉;王明颖;;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对象扩大深化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5年05期
5 吴超;李镭;;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10期
6 王敏;;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和更新的品牌策略——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03期
7 张亦佳;;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旧建筑改造模式探索——从邬达克建筑联想到的[J];上海城市规划;2008年03期
8 于莉;黄宏智;;制约与促进:上海郊区历史建筑与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关系研究——以上海浦东高桥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04期
9 张研;;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更新——燕O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设计[J];大众文艺;2012年14期
10 潘磊;胡振宇;;里弄里的“小维也纳”——上海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概念设计[J];住宅科技;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小如;黄亚平;姜珊;;汉阳历史文化风貌区再生中保护策略[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宝铮;郑伯红;;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研究——以长沙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3 张宝铮;;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研究——以长沙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新捷;;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项目实施评估[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5年
5 张萌;汪舒;;上海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社区原住民满意度及流动性意向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住房建设规划)[C];2016年
6 徐继荣;;“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高度控制实施后评估——以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典型案例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4年
7 胡淼;;从“拆违”看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再生困境[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C];2018年
8 陈炼红;潘有成;;历史文化风貌城镇交通模式优化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慈城为例[A];2010年中国大城市交通规划研讨会——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松;吴黎梅;;大城市郊外历史城镇的保护问题初探——上海青浦水乡古镇的风貌划示和建筑普查[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潘丽珍;;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与保护[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星云;历史文化风貌区扩容正当时[N];东方城乡报;2014年
2 通讯员 唐e,
本文编号:2578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57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