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凸式绿地的阶梯构型改造对径流总量控制效果的研究
【图文】:
图 1-1 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图Fig.1-1 Sketch map of LID hydrological principle态利用技术市建设中的雨水生态利用技术按主要功能可分为渗化等几类,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不同水文地质、技术组合应用,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峰值控制以及较为广泛且技术相对成熟的雨水生态利用技术主要顶、透水铺装、净化湿地、景观水体、雨水花园、念、净化机理、适用条件等进行阐述。要分为广义下凹式绿地和狭义下凹式绿地,广义下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绿地,主要包
图 1-2 下凹式绿地Fig.1-2 The low elevation greenbelt2.植草沟植草沟[24]是一种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具有景观性能的工程性措施,,通过重力流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径流雨水,雨水经过植草沟时,在植被和土壤的沉淀、过滤、下渗和生物降解等作用下去除污染物并净化雨水,从而满足径流雨水收集和削减污染物的要求[25]。根据径流转输方式的不同,植草沟可以分为转输型植草沟、渗透型植草沟和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三类:转输型植草沟是指开阔的浅植物型沟渠,它将集水区中的径流引导和传输到 BMP 的其他处理措施;渗透型植草沟是指开阔的、覆盖着植被的水流输送渠道,其设计主要通过改造土壤过滤层及过滤层底部的排水系统,强化雨水的渗透和持留能力;湿式植草沟与转输沟类似, 但设计为沟渠型的湿地处理系统, 该系统长期保持潮湿状态。针对径流削减和水质净化两个基本目标,植草沟的设计提出了以下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世青,饶素秋,薛建国,张永平,魏军;黄河三门峡水库入库非汛期径流总量预报方法及其应用[J];人民黄河;2001年12期
2 郭效琛;杜鹏飞;辛克刚;李萌;杨婷婷;郑钰;;基于监测与模拟的海绵城市典型项目效果评估[J];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11期
3 杨默远;张书函;潘兴瑶;;绿色屋顶径流减控效果的监测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15期
4 余正;李敏;;栾城县水资源利用浅议[J];河北水利;2011年10期
5 闫静静;祝捷;程嗣闲;刘宇;吕瑛;刘洪海;;依据低影响开发理念进行海绵校园规划的案例分析[J];绿色建筑;2017年06期
6 周敏;焦胜;黎贝;;基于动态模拟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设计及雨洪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园林;2018年12期
7 杨昌述;詹玉涛;;四川河流水质污染特征及其防治对策浅见[J];重庆环境科学;1990年02期
8 林战国;朱耀刚;;浅析小型水电站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9 张成斌;;浅谈五林镇姚亮小流域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1期
10 冯博;;基于水力模型的低影响开发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超;泮苏莉;白直旭;赵智超;许月萍;;气候变化对衢州江山港流域径流总量的影响[A];水科学前沿与中国水问题对策——第十三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5年
2 高照全;魏钦平;王小伟;邹养军;;干旱胁迫对桃树贮存水调节能力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高兆;卢艳香;;基于SWMM模型的新建区海绵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拟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赵崇标;姚月;;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控制目标分解的实践与思考——以惠州市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雨航;上凸式绿地的阶梯构型改造对径流总量控制效果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2 李岚;天津市城区雨水利用技术的优化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3 张海行;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典型山城径流效应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4 陈朝彬;凹凸式绿地径流控制效果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0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59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