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偏高岭土复合水泥土工程特性及相关机理研究
【图文】:
太原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性、结晶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偏高岭土对水泥基材料岭土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材料来源种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通过共用氧原子层叠堆砌构形式见图 1-2,理论化学式为 A12O3·2SiO2·2H2O,,A12O3(39.5%),H2O(13.96%)[98],,通常含有 Fe2O3、TiO2、质,在世界上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高岭土分布[99]。
图 1-3 不同高岭土的外观Figure 1-3 Appearance of different Kaolin1.3.2 偏高岭土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高岭土经过煅烧形成的偏高岭土粒径小,且具有较强的火山灰性质,科研人员将其在砂浆、混凝土及水泥土中的作用效应及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偏高岭土在砂浆、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已趋成熟,在水泥土中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姜广等[113]研究了偏高岭土对高强度水泥砂浆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偏高岭土的火山灰活性高于硅灰,由于其不规则的颗粒形貌会降低新拌砂浆的流动度,降低水泥砂浆的抗折强度,但是能提高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曾俊杰等[114]比较了偏高岭土和硅灰部分替代水泥后,养护不同龄期对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可改善水泥砂浆的干缩性能,而硅灰水泥砂浆的干缩量则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李福海等[115]研究了偏高岭土及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对活性骨料膨胀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掺入 20%的偏高岭土即可抑制碱骨料反应,而粉煤灰则需要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国伟;吕国玉;;偏高岭土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研究[J];浙江建筑;2019年01期
2 郑传宝;丁华柱;刘强;刘兴平;文庆军;都增延;;偏高岭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四川建材;2018年04期
3 莫宗云;马腾飞;王大光;;偏高岭土活性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7年01期
4 李章建;李世华;梁丽敏;赵彦;;高铁钛偏高岭土特性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世界;2017年02期
5 彭晖;崔潮;蔡春声;李树霖;张雄飞;;偏高岭土活性的煅烧温度影响及测定方法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8期
6 水中和;张龙;肖国琪;韩金龙;;偏高岭土基矿物浆料对水泥基材料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4年09期
7 孙彤;;高活性偏高岭土制备最佳工艺参数的研究[J];中国水泥;2013年12期
8 晏锦;殷素红;叶门康;秦伍;罗君;文梓芸;;偏高岭土活性快速检验方法改进[J];硅酸盐通报;2010年06期
9 赵山泉;微波处理对偏高岭土的作用[J];国外建材科技;1996年01期
10 李云峰;李强龙;孔令鹏;马建栋;王东红;;偏高岭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凯琦;陆银平;谌世英;宋中华;史洪涛;;偏高岭土的特性与应用[A];全国第十九届防水保温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7年
2 江涛;;高活性偏高岭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3 卢迪芬;陈森凤;卢希龙;高敏;;高活性偏高岭土微粉的制备及复合效应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卢迪芬;陈森凤;卢希龙;高敏;;高活性偏高岭土微粉的制备与复合效应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刘瑞平;岳东;朱国振;赵会友;汪长安;;粉煤灰-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制备与表征[A];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4年
6 王栋民;扈士凯;熊卫峰;左彦峰;罗小红;高岩;付毅;;偏高岭土作为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研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汪智勇;王敏;嵇琳;陈旭峰;;偏高岭土做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现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冯乃慊;;偏高岭土超细粉混凝土的特性[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柯誉满;王开拓;徐梦雪;李巧云;卢炼进;崔学民;;聚乙二醇(PEG-4000)强化增韧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的性能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10 杜小满;刘钦甫;邢楠;;朔州煤系高岭岩制备偏高岭土用于混凝土掺合料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林浩;煤系偏高岭土复合水泥土工程特性及相关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耿海宁;偏高岭土改性海工混凝土的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宋彦军;石灰—偏高岭土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天然矿物纤维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4 张世义;纳米偏高岭土水泥基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葛圆圆;偏高岭土地质聚合物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郭昌明;以失效磷酸基抛光液为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D];广西大学;2016年
7 宋晓玲;地聚物/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丁沙;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抗海盐侵蚀性能与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美荣;铝硅酸盐聚合物聚合机理及含漂珠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紫阁;固体废弃物改性地聚物的路用性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2 杨彦;低品位偏高岭土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3 尤祥;偏高岭土改性垃圾焚烧飞灰制备面层混凝土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4 李阳;偏高岭土提高水泥性能及水化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5 胡莫珍;石灰稳定偏高岭土击实-养护期的力学特性[D];三峡大学;2018年
6 王杰挺;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D];广西大学;2018年
7 赵建伟;碱激发偏高岭土氯离子渗透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8 谢凌君;Si/Al、Na/Al对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抗冻及抗渗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8年
9 时之光;偏高岭土—矿渣体系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盾兴;高强度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4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1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