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广州市老人院室外热环境适老化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11:43
【摘要】:我国从上世纪末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城市空间适老性设计亟待关注与提升。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多参与室外活动能有效保持生活活力和主观幸福感,而目前关于室外环境适老设计的研究及规范多为无障碍空间设计方面,对室外热环境的适老性研究关注不多,针对湿热地区气候条件的研究更少。因此,揭示老年人对室外热环境感受与评价,验证热舒适性的存在并探讨与空间利用和热环境有关的问题,通过将研究结果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群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揭示湿热地区老年人室外热舒适性和空间利用情况,有助于营造受欢迎的适老室外环境。本论文以探索湿热地区老年人冬夏季室外热舒适阈值研究为基础,以课题示范工程、样本量集中的广州市老人院为研究案例,通过对热环境与老年人活动相关性的研究,尝试总结提出湿热地区老年人室外热环境适老化设计策略,为湿热地区当代室外环境适老设计提供研究方法和设计目标的参考。本文主要进行以下三项工作:(1)广州市老人院室外热环境实测研究。本文以广州市老人院为研究案例,通过冬夏两季实地气候测试、热舒适现场调查问卷和老年人室外活动行为观察注记,获得老人院各气候数据(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风速)的逐时数据、老年人室外热舒适状况和老年人室外活动相关特征。(2)湿热地区老年人室外热舒适的PET阈值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实测数据与问卷结果的整理,借助Rayman模型,计算生理等效温度PET,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老年人室外热舒适评价模型。(3)湿热地区适老化室外热环境设计策略的提出。研究基于对老人院测点热环境和老年人活动相关性的分析,明确老年人季节热环境参数偏好、室外活动时间选择和空间选择,冬夏季进行室外活动的热环境需求,从营造适宜老年人的室外热舒适环境的角度,尝试提出了基于湿热地区的适老化室外热环境设计策略。本研究以广州市老人院个案研究为例,提出湿热地区老年人室外热舒适阈值和热环境适老化设计策略,为相关研究和设计实践提供方法参考与设计指引。
【图文】:

测点分布,测点分布,广州市,不透水


图 2- 2 广州市老人院测点分布图表 2- 1 测点特征及现场照片#1 #2 #3 #4 心楼礼堂广场 慈慧楼与慈爱楼道路南端慈恩楼与慈爱楼间道路慈恩楼一层 开敞 开敞 开敞 围合 木遮荫、小面硬质广场(不水)、不临水建筑遮荫、透水与不透水铺装混合、不临水,线状空间乔木遮荫、透水与不透水铺装混合、不临水,线状空间建筑遮荫、不透水硬质铺装37.2m*14.4m ≈14m*66m ≈8m*50m ≈16m*17m RH、Va、Tg、卷Ta、RH、Va、Tg、问卷 Ta、RH、W、总辐射通量、问卷Ta、RH、W、总辐射通量、问卷

热感觉,热舒适,热接,标尺


温湿度自记仪1 分钟(自动)相对湿度 0~100% ±2.5%(10~90℃)HD 32.2 热指数仪风速 0~5 m/s ±0.15m/s黑球温度 -10~100℃ Class 1/3 DINTSI 9515 数字风速仪 风速 0~20m/s ±0.025m/s 30 分钟(记录)WBGT 黑球温度 0~80℃ ±2℃(15~50℃) 10 分钟(记录)2.2.3 问卷设置问卷设置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收集受访者性别、服装颜色深浅、衣着情况和活动水平数据。第二部分收集老年人的年龄、选择测点活动的原因并要求受访者客观的评估他们目前的热感觉、热舒适和热可接受度状况。热感觉采用 ASHRAE 的 9 度评价标尺采集热环境水平下老年人的热感觉,热舒适和热可接受度采用通用的 4 度标尺采集老年人的热舒适评价和接受度评价(图 2- 3)。第三部分是调研老年人对风速、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的感受,包括对各项热环境参数的舒适度、接受度及偏好,,其中舒适度与接受度采用 ASHRAE 的 4 度标尺(图 2- 3),偏好采用 3 度标尺(图 2- 4)。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24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安玉松;于航;王恬;焦瑜;于一凡;;上海地区老年人夏季室外活动热舒适度的调查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5年01期

2 周燕珉;刘佳燕;;居住区户外环境的适老化设计[J];建筑学报;2013年03期

3 王祥全;王晓峰;;户外活动对长春市城市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2年08期

4 陈睿智;董靓;;国外微气候舒适度研究简述及启示[J];中国园林;2009年11期

5 牛润萍,陈其针,张培红;热舒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人类工效学;2004年01期

6 金笠铭;浅谈美国老人住宅的研究与设计[J];世界建筑;2002年08期

7 钱炜,唐鸣放;城市户外环境热舒适度评价模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赵荣义;关于“热舒适”的讨论[J];暖通空调;2000年03期

9 丘宝剑 ,王德辉;气候学术会议在杭州召开[J];地理学报;198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坤明;湿热地区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舒适性评价及其优化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2 方小山;亚热带湿热地区郊野公园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乐;西安地区城市居住区室外热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2 春明阳;寒地住区广场微气候与老年人环境行为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王可睿;景观水体对居住小区室外热环境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乔德宝;顺德清晖园布局的通风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20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20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8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