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抗滑微型桩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及其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19:47
【摘要】:近年来,随着微型桩技术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愈渐增多,微型桩治理滑坡的应用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但是微型桩由于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历史较短,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对于动力方面特别是地震动力作用下微型桩治理滑坡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安全监测设计理论仍未得到较为充分地研究与认识,因此,深入了解微型桩的支护特点并研究安全监测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型桩与滑坡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批准号:41572261),主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微型桩加固堆积层滑坡时的地震动力特征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多方位、系统性地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已有的微型桩治理土质滑坡动力响应特征加以对比分析,最终提出了两类情形下的微型桩加固滑坡安全监测预警方案。总结来说,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以堆积层滑坡振动台试验设计方案为依据,使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从单元划分、材料本构关系与计算参数确定、边界条件设置、动力加载方法等方面对建模过程做出了详细阐述。(2)通过对原型滑坡与试验滑坡模型的地震动力数值模拟计算,并结合振动台试验的现象及数据测量结果,对堆积层滑坡中的抗滑微型桩的变形破坏特征、位移变化、内力分布规律以及滑坡体的失稳破坏发展情况、加速度动力响应特征、坡面受力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与总结。同时,也对比研究了微型桩加固两类滑坡时受力特点与变形破坏情况的异同点。(3)根据总结得到的微型桩加固两类滑坡时的变形特征和受力规律以及滑坡体失稳特点,提出将滑坡体位移变形、滑坡推力、微型桩内力及变形情况作为安全监测主要控制因素,以监测仪器、监测内容、监测周期、监测注意事项等多方面为切入点设计和制定了自动化、远程化、全方面、可靠性强的安全监测方案。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模型箱,实景,结构剖面


模型设计图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42.22;TU4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丽君;;甘南地区堆积层滑坡分析及治理[J];科技资讯;2015年30期

2 韩冬冬;门玉明;胡兆江;;滑坡防治格构式预应力锚杆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3 甘建军;吴晗;黄润秋;杨全忠;;汶川地震区典型堆积体成灾模式研究[J];灾害学;2013年04期

4 刘新荣;张梁;余瑜;刘坤;;降雨条件下酉阳大涵边坡滑动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10期

5 李乾坤;石胜伟;韩新强;梁炯;黄海;;某滑坡治理工程微型组合抗滑桩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年03期

6 闫金凯;殷跃平;门玉明;梁炯;;滑坡微型桩群桩加固工程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7 王庆宽;;注浆工艺在大型堆积层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林业建设;2009年02期

8 蒋录珍;陈隽;李杰;;非一致激励下综合管廊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沈龙运;余云燕;;独立微型桩加固边坡的内力计算[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林春秀;张泳雄;刘容识;;堑顶微型桩在软岩边坡加固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621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21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7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