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火灾与疏散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4:03
【摘要】: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及不易控制性等特点的危险源也随之增多,极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考虑到地下综合管廊的特殊性和施工中发生火灾的严重程度,研究火灾烟气和温度场等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给施工中地下综合管廊的安全管理提供建议及施工优化思路。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BIM技术运用到危险源识别中,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利用BIM技术协调性、可视化等特点,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中坍塌、高处坠落及火灾等典型危险源进行识别,总结了危险源发生的能量源及可能造成的事故,用鱼刺图法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再利用PHA法对四种典型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科学评价,请十名施工管理方面的专家对其出现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评判,采用多数公决原则来确定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得到火灾事故的危险等级为Ⅳ,危险程度最高。(2)利用PyroSim火灾软件对施工中的火灾事故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调查,设置模拟参数,真实客观的模拟火灾情况。通过设置多组热电偶、烟感等测点及可见度切片,来研究不同工况下温度、烟气及可见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Smokeview来观察烟气蔓延情况,从而确定了施工人员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通过三种工况的对比分析,发现第一种工况的危险性最高,可用疏散时间最短,第二种工况次之,第三种工况的危险性相对最小,施工人员的可用疏散时间最长。(3)为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全部安全撤离,利用Pathfinder软件来确定疏散行动时间,在对疏散模型简化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施工人员体征、疏散模式、疏散路径及疏散速度等参数,来对不同的工况进行仿真模拟。然后结合预警时间及响应时间,来确定各工况的所需疏散时间。将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与所需安全疏散时间进行对比,得到第一种最危险工况无法满足安全疏散要求,从增加备用逃生口及调整进度计划,减少施工人员数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施工优化,直到满足安全疏散要求;后两种工况危险性相对较小,施工人员可以安全疏散。在对模拟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施工建议与对策,并反馈到项目管理处,为安全施工管理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文】: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火灾与疏散模拟研究


基坑边坡危险识别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火灾与疏散模拟研究


模板脚手架危险识别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90.3;TU99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于晨龙;张作慧;;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及现状[J];建设科技;2015年17期

2 杨永平;;BIM技术在上海路发广场项目中的应用实践[J];建筑施工;2014年02期

3 苗志宏;李智慧;;一种基于SPH方法的人员疏散混合模型及模拟[J];自动化学报;2014年05期

4 张小富;李海涛;;基于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研究[J];施工技术;2013年22期

5 庞建军;;火灾中人员伤亡原因及疏散行为[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07期

6 卢春霞;;人群流动的波动性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宋卫国,于彦飞,陈涛;出口条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及其分析[J];火灾科学;2003年02期

8 陆君安,方正,卢兆明,赵春梅;建筑物人员疏散逃生速度的数学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2期

9 张培红,陈宝智,刘丽珍;大型公共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行为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蔚;聚氯乙烯电缆火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胡隆华;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的热物理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东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2 严韦;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系统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年

3 樊超;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军梅;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劳务人员安全疏散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韩婷婷;基于火灾条件下人员特殊应急疏散行为的疏散过程规律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6 李海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成琳娜;基于Pathfinder的地铁站火灾应急疏散仿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8 李文婷;综合管沟电缆火灾数值模拟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3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33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f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